吕剧文化:吕剧各大专业剧团一览,山东非物质遗产

吕剧文化:吕剧各大专业剧团1览



1、吕剧文化:吕剧各大专业剧团1览

对于每1种戏剧来说,早期发展虽然好,但是专业剧团的出现更是其发展历史中的突破之1,能够让戏曲本身的发展得到更加专业化、系统化的管理。下面,就让我们1起到 吕剧文化 中看看吕剧都有哪些专业剧团吧。 山东省: 山东省吕剧院1团、山东省吕剧院2团、济南市吕剧院、烟台市吕剧院、潍坊市吕剧院、招远市吕剧团、 莱州市吕剧团、栖霞市吕剧团、龙口市吕剧团、乳山市吕剧团、滨州市吕剧团、滨城区吕剧团、 邹平县吕剧团、东营市吕剧团、广饶县吕剧团、垦利县吕剧团、利津县吕剧团、平度市吕剧团、 莱西市吕剧团、博兴县吕剧团、青岛市歌舞剧院吕剧团、河口区艺术团吕剧团、阳信县吕剧团、长岛县旅游艺术团、 济宁市。

山东非物质遗产



2、山东非物质遗产

省政府公布我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包括14大类157项内容。我省公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组织有关专家对全省17市及相关部门推荐申报的366个项目评审和科学认定后,又把推荐名单向社会网上公示,征集了社会各界及广大市民的意见后确定的。这15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17项、民间美术29项、民间音乐14项、民间舞蹈21项、戏曲23项、曲艺10项、杂技3项、传统体育与竞技4项、民间手工技艺18项、传统中医药1项、消费习俗4项、民间信仰2项、岁时节令1项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化空间10项。 与公示名单相比,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文学、曲艺、民间杂技、消费习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传统中医药、传统体育与竞技以及文化空间等9大类基本保持不变。

山东民间艺术



3、山东民间艺术

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扑灰年画,高密剪纸。杨家埠木版年画兴起于明代,至今已有4百多年历史。清代达到鼎盛期,杨家埠曾1度出现“画店百家、画种过千、画版上万”的盛景。除满足当地民间需要外,还远销江苏、安徽、山西、河南、河北、东北3省和内蒙等地。进入秋季,各路画商云集,大街两旁张灯结彩,年画挂满街头,每年前来选购画作的商人达5000多人。扑灰年画是民间年画中1个古老画种,亦称“民间写意画”。始见于明代,盛行于清代,距今已有500年历史。从现有资料看,全国只有高密1地保存有这种年画,主要产地在高密市姜庄、夏庄1带30多个村庄。1993年高密被评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1997年“牛年”全国生肖邮票图案即从高密民间剪纸中所选。

山东省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最新非遗名名录1



4、山东省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最新非遗名名录1

山东省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最新非遗名名录1览

1、民间文学(17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1-1梁祝传说 济宁市 21-2孟姜女传说  淄博市 31-3崂山民间故事 青岛市崂山区 41-4陶朱公传说  定陶县 51-5麒麟传说 嘉祥县 巨野县 61-6董永传说 博兴县 71-7孟母教子传说 曲阜市、邹城市 81-8鲁班传说 曲阜市 滕州市 91-9 孔子诞生传说  曲阜市 10  1-10闵子骞传说 济南市历城区 鱼台县 111-11炉姑传说。

流行于潍坊、青岛和日照等地的茂腔,到底发源于哪里



5、流行于潍坊、青岛和日照等地的茂腔,到底发源于哪里

茂腔山东地方戏剧剧种之1,被誉为“胶东之花”。茂腔发源地:茂腔是流行于山东省潍坊、青岛、日照等地的传统地方戏曲,最初为民间哼唱的小调,称为“周姑调”,传说系因1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又称“肘子鼓”,据说是因民间艺人肘悬小鼓拍击节奏演唱而得名。茂腔大约代道光年间已广泛流传于山东半岛1带,流传过程中吸收本地花鼓秧歌等唱腔和形式形成“本肘鼓”,意指本来的肘鼓子调,也可理解为本地流行的肘鼓子调。 茂腔归属于山东地方戏曲的“肘鼓子”系列,是在传统民间说唱形式“肘鼓子”(姑娘腔)的基础上,吸收花鼓秧歌的剧目及表演程式,逐步形成。

山东半岛地方戏曲剧种



6、山东半岛地方戏曲剧种

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是柳腔 柳腔,山东省即墨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1。乾隆年间,“肘鼓子”传入即墨后,与当地民间小调、秧歌相互融合,形成柳腔,主要流传于即墨地区,后流行于胶东1带,并传入青岛市区。 柳腔剧目现有传统剧目120余个,移植剧目80余个,现代剧目40余个,表演风格清新质朴,风趣生动。 2008年6月7日,柳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2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117。 柳腔的传承价值 柳腔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柳腔起源于民间,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语言通俗易懂,曲调朗朗上口,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在贫苦的旧时代,它是即墨人民的主要精神食粮。它的产生体现出即墨地区人民的艺术创造力,也为中国的。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