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有自己的传统戏剧吗?求黄梅戏舞台剧《徽州女人》高清视频地址!

南昌有自己的传统戏剧吗?



1、南昌有自己的传统戏剧吗?

南昌采茶戏就是专属于南昌的传统戏曲,也为江西采茶戏的1个主要流派。南昌采茶戏是江西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1,起源于清朝中叶,民间的“花灯”和“十2月采茶调”,主要流行于南昌、新建、安义等地区。主要的剧目有“南昌4大记”:《南瓜记》、《鸣冤记》、《辜家记》、《花轿记》。在清末民初时期,南昌采茶戏大多数演“十8摸”之类的黄色小调,难登大雅之堂,所以这在当时的南昌城,是禁演的。不过在民间倒是广为流传。直到1927年,经过改进的南昌采茶戏,有了自己独有的1些剧本,才渐渐的开始在南昌城里演出。不过翻来覆去也就“4大记”,所以也被人戏称“哭不死的梁山伯、杀不死的蔡鸣凤”。到了1937年的时候,南昌采茶戏剧团开始办理“平民剧社”,正式招收学员,专门来学习南昌采茶戏。抗日战争全面开启之后,南昌采茶戏曾有段时间,被称为“赣剧”。不过此赣剧并非彼赣剧,大家不要弄混了。

求黄梅戏舞台剧《徽州女人》高清视频地址!



2、求黄梅戏舞台剧《徽州女人》高清视频地址!

姓 名:马自俊   性 别:男   身 高:1.76M   国家1级演员   主要影视作品:   在3十集大型电视连续剧《扬州8怪》中饰8怪之1“高翔”;电视连续剧《农家曲》饰主要人物“柱子”;黄梅戏电视连续剧《7仙女与董永》中饰主要人物“董永”;黄梅戏电视连续剧《公主与皇帝》中饰“皇帝”;黄梅戏电视剧《挑花女》中饰主要人物“木根”;黄梅戏电视剧《2月》中饰主要人物“钱正兴”;黄梅戏电视剧《祝福》中饰“贺老6”;黄梅戏电视剧《寻常人家》中饰主要人物“叶青阳”等   姓 名:郭霄珍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11.25   身 高:1.60M   国家1级演员   主要作品:   1984年 在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饰史湘云,该剧获“飞天”、“金鹰”两项大奖;1987年 在电影《避难》中饰莹莹;在电视连续剧《末代皇帝》中饰谭玉玲,该剧获“飞天”、“金鹰”两项大奖;在电视连续剧《钟鼓楼》中饰郭杏儿,该剧获“飞天”奖;在电视连续剧《娥子》中饰娥子,该剧获“飞天”奖;1991年 在安徽电视台拍摄的由舞台剧《春江月》改编的黄梅戏音乐电视连续剧《黄山情》中饰山妹即柳明月。该剧获戏曲电视剧“飞天”、“金鹰”两项大奖;1992年 在电视连续剧《半把剪刀》中饰梁惠梅。该剧获戏曲电视剧“飞天”、“金鹰”两项大奖;1996年 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组拍摄的《真实再现严凤英》中饰严凤英;1998年 在电视剧《不倒的汉子》中饰杨银华,该剧获省“5个1工程”奖;2000年 在电视连续剧《2月》中饰演文嫂。该剧获“飞天”、“金鹰”两项大奖;2004年 在电视连续剧《祝福》中饰祥林嫂;并参加中央电视台11频道戏曲栏舞台戏《春江月》的拍摄,主演柳明月。   姓名:李 萍 性别:女   出生年月:6.9   身高:1.60M   国家1级演员   主要作品:   在黄梅戏《血狐帕》中主演“陈素梅”;在《莫愁女》中主演“莫愁”;在《皮秀英4告》中主演“皮秀英”;在《半夜夫妻》中主演“余秀英”;在《蔡鸣凤辞店》中主演“卖饭女”;在《1夜皇后》中主演“余秀英”;在《大乔与小乔》中主演“大乔”;在《辑毒女警官》中主演“女警官”在《知府黄干》中饰“黄夫人”;在《天仙配》中饰“7仙女”;录制的《天仙配》、《戏牡丹》等盒式磁带向全国发行。获文化部“表演银奖”、中国文联“剧目奖”等国家级大奖。   姓名:刘国平   性别:男   出生年月:9.5   身高:1.73M   国家2级演员   主要影视作品:   在《黄山情》中饰“黄宝”;《乾隆辨画》中饰“乾隆”;《讨饭国舅》中饰“吴明志”;《天仙配》中饰“董永”;《春江月》中饰“柳宝”;《送香茶》中饰“张宝童”;《孟丽君》中饰“皇帝”;《桃花梦》中饰“蒲步高”;《碧玉簪》中饰“王玉林”;在《罗帕记》中饰“汪锦龙”;以上作品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姓名:鲍晓霞   性别:女   出生年月:9.4   身高:1.60M   国家2级演员   曾主演过《罗帕记》、《天仙配》、《贞娘怨》、《桃李无言》、《青铜之恋》等多部大戏,曾获安庆市青年演员基本功大赛1等奖,安庆市“全力杯”大赛金奖,安徽省第2届“严凤英”奖大赛银奖。   姓名:吴 斌   性别:女   出生年月:10.25   身高:1.65M   国家2级演员   爱好:黄梅戏表演、游泳   主要作品:   曾参演过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桃李无言》、《孟丽君》、《送香茶》、《李清照》、《徽州女人》、《公司》等诸多剧目,并担任主要角色;   姓名:孙方玲   性别:女   身高:1.63M   国家2级演员   主要作品:   在《花田错》中饰“李玉琼”;《女驸马》中饰“公主”;《春香闹学》中饰“春香”;《梁山伯与祝英台》中饰“银心”;《借妻》中饰“何氏”;《游春》中饰“赵翠花”;《罗帕记》中饰“店主姐”;   主演的黄梅戏小品《值班变奏曲》荣获全国《消防法》电视小品大赛3等奖,主演的《英台描药》、《双下山》分别曾在安庆市基本功大赛和小戏调演中荣获1等奖,优秀演员奖。   姓名:余淑华   性别:女   身高:1.62M   国家2级演员   爱好:黄梅戏表演   主要作品:在《告洞房》中饰“饶氏”,获得安徽省“庐阳杯”戏剧奖、小戏小品评选大赛1等奖、“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评选”获优秀表演奖(专业组剧目1等奖);在《渔网会母》中饰“黄氏”,获安徽省第2届戏曲红梅演唱大赛、中国戏曲演唱红梅大赛均获得金奖;在《法场》中饰“谢瑶环”,获得安庆市青年演员大赛2等奖;在《描药方》中饰“祝英台”,获安徽省首届“严凤英杯”大赛铜奖。   姓名:雍丽娟   性别:女   身高:1.63M   爱好:戏曲表演   国家2级演员,曾演过的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春草闯堂》、《皮秀英4告》、《御河桥》等;曾在黄梅戏电视剧《挑花女》、《彩云坪》等剧中担任主要角色。   姓名:王 琴   性别:女   身高:1.65M   爱好:黄梅戏表演、游泳、唱歌   主要作品:   在《天仙配》、《女驸马》、《3请樊梨花》、《谢瑶环》、《孟丽君》、《徽州女人》中担任主要角色;2005年《青丝恋》在首届全国“罗西尼”杯小戏小品大奖赛中荣获“优秀入选剧目”奖;2006年在新世纪黄梅“5朵金花”大奖赛中荣获“5朵金花”奖。   姓名:王 萍   性别:女   身高:1.64M   国家2级演员   曾在黄梅戏舞台剧《花田错》、《桃李梅》、《梁祝》、《杨玉环》、《西施》、《天仙配》、《闹花灯》、《徽州女人》、《公司》中担任重要角色,1982年以来,曾在多部影视剧中担任重要角色,如戏曲片《双莲记》、《郑小娇》、《孟丽君》、《桃花扇》、《李师师》等;影视剧如:《闪光的红盾》、《日出长江》、《呼唤》;电影:《香魂》、《落山风》等;是1位舞台、银幕和荧幕上的3栖演员。   姓名:张银旺   性别:男   身高:1.72M   国家2级演员   特长:戏曲表演、摄影   主要作品:   在《徽州女人》中饰“老秀才”;《天仙配》中饰“付员外”;《女驸马》中饰“刘文举”;《盲哑奇案》中饰“王半仙”;《辑毒女警官》中饰“大毒枭林总裁”以及在《公司》中饰“胡留严”等3十多部戏中扮演过不同人物、性格的角色,多次获奖,受到专家和广大观众的好评。电视片有个人演唱表演专集《繁星集》、中央电视台《名段欣赏》等。   姓名:汪 静   性别:女   身高:1.62M   国家2级演员   特长:电视编导   出演剧目:   曾在黄梅戏电视连续剧《7仙女与董永》中饰7仙女、《西厢记》中饰红娘、《朱熹与丽娘》中饰丽娘、《半把剪刀》中饰陈金蛾、《孟丽君》中饰苏映雪、《啼笑姻缘》中饰吴秀姑、《快乐78岁》中饰乔记者;并执导了3部黄梅戏电视剧《乾隆辨画》、《讨饭国舅》、《唐伯虎点秋香》;以及8部电视专题片、十1首歌曲MV电视片、十8首黄梅戏MV电视片、十8台黄梅戏舞台大戏和6十8台昆曲舞台戏。   另外,虚机团上产品团购,超级便宜。

跪求:关于戏曲的知识最好是楚剧的,谢谢了!



3、跪求:关于戏曲的知识最好是楚剧的,谢谢了!

湖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1。流行于黄陂、孝感1带。原为湖北省黄陂、孝感地区的花鼓戏(简称黄孝花鼓),旧称“哦呵腔”,又名“西路花鼓”,1926年在汉口定名为楚剧。 历史沿革 根据艺人师承关系推算,黄孝花鼓戏的历史可追溯到1850年以前。清道光3十年(1850)叶调元所著《汉口竹枝词》卷5中即有“俗人偏自爱风情,浪语油腔最喜听;土荡约看花鼓戏,开场总在两3更”的描述。文中所提到的花鼓戏即为黄孝花鼓。 楚剧是由鄂东的“哦呵腔”与黄陂、孝感的语言、音乐相结合而形成的剧种。其形成初期,只在农村元宵节玩灯时演唱,故又俗称“灯戏”。演员大多是手工业者和农民,演出也多属业余自娱性质。后来逐渐出现农闲时演出的麦黄班和常年演出的4季班。演员也逐渐开始由业余走向半专业或专业化,由自娱自乐变为卖艺谋生。最早的戏班是光绪年间黄陂彭家冲的艾9爹和黄陂横店张面糊筹组的两个戏班。当时的唱腔只有哦呵腔、悲腔、4平以及[思儿]、[探亲家]等小调。1个戏班78个人,常演剧目也不多。 光绪2十6年(1900),原在农村演出的戏班开始进入汉口附近的沙口、水口两镇,在茶园清唱。当时汉口租界的外国当局和茶园老板也想借演戏繁荣市面、增加税收,因此黄孝花鼓戏于两年之后(1902年)首先进入汉口德租界的清正茶园,开创了楚剧进入城市演出的历史。辛亥革命后,戏园开始在租界内出现。最先演唱黄孝花鼓戏的租界戏园有4海升平楼、共和升平楼、玉壶春等,座位均有千人以上。最受欢迎的演员有小宝宝(花旦,后改名江秋屏)、小官宝(旦角,后改名李百川)和小双红(花旦兼小生)。常演剧目为《蔡鸣凤辞店》、《张德和辞店》、《胡彦昌辞店》和《云楼会》、《花楼会》、《东楼会》、《西楼会》等。 黄孝花鼓戏由农村步入城市演出是其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汉口为9省通衢,商业发达、人口密集、文化荟萃,剧种繁多。为适应城市观众观赏要求,黄孝花鼓戏广泛吸收移植本地其他剧种的剧目来充实自己;从演单边戏、小戏、折戏,转为演出故事连贯、情节曲折、有头有尾的本戏和连台本戏,如《合同记》、《卖花记》、《打龙袍》、《蝴蝶杯》等。1922年李百川、章炳炎还曾组织戏班赴上海大世界演出达1年之久。上海观众不喜欢人声帮腔,这就促使黄孝花鼓戏艺人开始考虑改革这种传统唱法。1923年陶古鹏、章炳炎等知名演员聘请汉剧盲琴师严少臣将原先的人声帮腔改为胡琴伴奏,获得成功。此举对打锣腔系剧种的发展具有开创意义,对其以后的发展影响深远。此后2十余年里,黄孝花鼓戏的演出逐渐扩大到邻近武汉的1些县城,并逐步取代了各地原先流行的花鼓戏剧种。这期间,黄孝花鼓戏的艺人学习吸收了京剧、汉剧的表演艺术,演出水平不断提高;在布景、化妆、服装等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连台本戏开始兴起。 1926年黄孝花鼓戏以“楚剧进化社”的名义加入湖北剧学总会,并在该会的筹备会上正式定名为“楚剧”。第1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黄孝花鼓进入由共产党人李之龙主持的汉口“血花世界”游艺场演出。楚剧在李之龙等人的帮助下,开办了楚剧演员训练班,整理、改编并演出了《尼姑思凡》、《汲水》、《费公智自杀》、《南归》、《父之回家》等剧目。在这段时间里楚剧界代表人物陶古鹏、王若愚、段殿坤等在团结楚剧艺人、改革楚剧艺术等方面对楚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27年国共分裂后,楚剧被赶回租界演出。6十9个楚剧剧目和5家楚剧戏园遭查禁,7十2名楚剧演员也被逮捕,楚剧发展1度陷入困境。抗日战争爆发后,楚剧艺人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亡运动,组成多个抗敌流动宣传队奔赴大后方演出。演出的剧目有《岳飞的母亲》、《杀宫》、《新天河配》等。同时,1部分楚剧艺人参加了活跃于鄂豫皖边区的新4军第5师楚剧队,他们编演了《法场风波》、《赶杀记》、《反共害民记》、《长沙沦陷记》、《白玉明回家》等1批剧目,对团结、教育、鼓舞抗战军民、瓦解敌人起了积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楚剧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先后成立了湖北省楚剧团、武汉市楚剧团和1批县级专业剧团。楚剧流行地区也扩大到鄂中、鄂北和鄂东南的大部分地区。在培养演员、革新艺术、整理传统和编演新剧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对《葛麻》、《宝莲灯》、《乌金记》等8十多部传统剧目进行了整理、改编。其中《葛麻》1剧在1952年举行的第1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获,195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还将该剧摄制成黑白影片。此外,《赶会》、《吴天寿观书》、《打豆腐》、《白扇记》、《杨绊讨亲》等1批剧目被拍成资料片。创作、改编了现代题材和历史题材剧目《刘介梅》、《夺佃》、《双教子》、《追报记》、《桃花扇》、《太平天国》、《甲午海战》;移植了1批现代题材的剧目,如《白毛女》、《刘胡兰》、《罗汉钱》、《李双双》、《夺印》、《两兄弟》、《江姐》、《沙家浜》等。其中《刘介梅》于1958年被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黑白影片;《双教子》于1965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成黑白影片,《追报记》于1977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 艺术特点 楚剧原为1种1唱众和、锣鼓伴奏的演唱形式。其唱腔分为板腔、小调、高腔3种,以板腔类唱腔为主。板腔类唱腔有迓腔、悲腔、仙腔、应山腔、4平、十枝梅等。迓腔最早源自“哦呵腔”,是楚剧的主腔,分男迓腔、女迓腔、悲迓腔、西皮迓腔4种。其中,男腔粗犷简朴,女腔委婉柔和,悲腔深沉哀怨,西皮腔质朴刚劲。迓腔的节奏灵活多变,既可叙事,又能抒情,运用广泛,表现力强。悲腔早期又叫“大悲”,只有女腔,为宫徵交替调式。其曲调凄楚婉转,长于表现悲伤凄凉的情感。仙腔为徵、商交替调式,唱腔的调性色彩变化多样。其曲调或委婉凄楚、如泣如诉,或激烈奔放、悲情满怀,擅长表达激昂悲愤的情绪。应山腔原为北路花鼓的1个腔调,现已成为楚剧的主要唱腔之1。其曲调活泼清新、甜美流畅。4平曲调明快华丽,长于表现欢快喜悦的情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4平腔又发展派生出西皮4平,其旋律华丽婉转,适于仙女、公主、及身份高贵的女性演唱。十枝梅原是天沔花鼓戏“单边词”《十枝梅》1剧的专用曲调,以后成为楚剧唱腔的组成部分。其曲调欢快柔和,擅长表现欢快或忧虑的情绪。 楚剧小调十分丰富,据统计有6十余支,曲调风格各异,其中1部分来自湖北各路花鼓,原为1戏1曲,专曲专用。楚剧在进城前后用小调演唱的剧目占很大比例,多用于演唱生活小戏。以后由于剧目发生变化,1些小调随着剧目的淘汰而很少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小调进行了改革,增强了小调的表现力,使用范围也更加广泛。小调大体可分为两类。1类是按曲填词,每段唱词的句数和句子长短必须按照曲调格式填写,如《十绣调》、《卖杂货》、《麻城调》等;另1类是报字接腔,开头和结尾的曲调比较固定,中间可依唱词的长短分成上下句,报字灵活,近似口语,如《讨学钱》、《卖棉纱》、《纽丝调》等。 高腔曾是流布于湖北襄阳、黄冈、荆州、孝感等地的高腔剧种清戏,但早已绝响于舞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汉市楚剧团于1956年对麻城、钟祥1带高腔剧目和曲牌进行了挖掘、整理,并将其运用于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中的唱腔,从而使其成为楚剧唱腔的1个组成部分。高腔曲牌丰富,有《红衲袄》、《锁南枝》、《宜春令》、《梧桐雨》、《山坡羊》等1百余首。其曲调优美,节奏平缓,唱词优雅,抒情叙事均可。 角色行当 楚剧的表演艺术是在对子戏的基础上,吸收京剧、汉剧的表演艺术,经过长期的演唱过程逐步发展而成,在角色行当上并无严格的区分。早期演出仅为1旦1丑,以后出现小生和胡子生。进城演出后行当角色开始增加,出现正旦、小旦、花旦、老旦、窑旦、小生、老生、丑、花脸诸行当。旧时旦角均为男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出现女旦角。 楚剧重唱,说白很少。早期的“单边词”剧目都是1唱到底。个别剧目虽然有念白的自报家门,但仍要以唱词补叙。这种特色在进入城市演出后虽有所改变,但仍侧重唱工,有时1段唱词可达百句以上。唱词具有较强的叙事性和朗诵色彩,虽然有的唱句有23十字,但演唱时仍能板眼分明、1气呵成。 在楚剧表演中,旦角注重表现人情味很浓的家庭生活戏,唱腔朴实细腻、亲切动人。旦角著名演员沈云陔(艺名十岁红),善于揣摩人物性格,将舞台人物在特定情景下的思想感情和精神状态表演得准确自然。其表演的剧目如《杀狗惊妻》、《断桥》、《吕蒙正泼粥》、《夜梦冠带》等,均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生角则注重运用戏曲传统表演程式,戏路较宽,既能演民间生活小戏,又能演袍带戏。生角演员高月楼擅长运用传统程式刻画人物,素有“性格演员”之称,以演《断桥》中的许仙、《宝莲灯》中的刘彦昌、《9件衣》中的申大成而享誉舞台。丑角讲究运用诙谐的念白和变化丰富的面部表情来刻画各种不同的人物角色。在楚剧剧目中,丑角曾塑造出许多极富特色的舞台人物形象。如《葛麻》中机智幽默的长工葛麻,《杨绊讨亲》中吝惜好色的土财主杨绊和多谋善辩的赵能言,《9相公闹馆》中混吃骗喝的文人9相公等。历史上楚剧的著名演员主要有旦行的江秋屏、李百川、关啸彬;生行的陶古鹏、高月楼、黄汉翔、章炳炎、黄楚材、李雅樵、袁璧玉、钟惠然、高少楼;丑行的朱福全、罗小全、徐小哈、鲁小山、熊剑啸、杨少华等。 文献介绍 楚剧进城1百年/余文祥著.--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179页.--(武汉文史文丛.第1辑) 楚剧音乐/周淑莲著.--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581页 楚剧音乐概论/朱 彬编著.--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1.--472页 中国戏曲志.湖北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1.--664页。

楚剧的作品有多少?



4、楚剧的作品有多少?

剧目  楚剧现存剧目约5百个,常演的有两百多个,其中较为重要的包括《秦雪梅吊孝》《银屏公主》《赶斋》《杀狗惊妻》《3世仇》《吴汉杀妻》《蔡鸣凤辞店》《葛麻》《百日缘》《9件衣》《乌金记》《卖棉纱》《哑女告状》《白扇记》、《思凡》《赖婚》《汲水》《董永卖身》等。楚剧腔调分为板腔 、小调、高腔3部分,板腔包括迓腔、仙腔、应山腔、4平、十枝梅等,小调有【十绣调】、【麻城调】、【讨学钱】、【卖棉纱】等曲牌,高腔有【锁南枝】、【梧桐雨】、【山坡羊】等曲牌。楚剧的伴奏乐器主要有胡琴、京2胡、2胡、3弦、板鼓、钹、大小锣等。楚剧的角色主要分为生、旦、丑3类,其他行当亦由生、旦、丑演员兼演。楚剧表演讲究贴切自然,运用程式手段不拘1格,乡土气息浓郁,名演员有沈云陔、高月楼、关啸彬、李雅樵、熊剑啸等。   现代整理的历史故事剧,如《血债血还》、《刘介梅》、《双教子》、《追报表》、《3世仇》、《桃花扇》、《太平天国》、《不称心的女婿》、《狱卒平冤》、《穆桂英休夫》、《悠悠柳叶河》、《东方税官》等,其中《葛麻》、《刘介梅》、“双教子》、《追报表》被拍成戏曲艺术片。出现了张巧珍、姜翠兰、张光明、荣明祥、于盛乐、张1平、彭青莲、刘丹丽等1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演员。  楚剧,原是孝感的传统剧种,原名黄孝花鼓,也叫西路花鼓。1926年9月 10日,在湖北剧学总会开会时,由汉剧艺人傅心1提议,才正式定名为楚剧。到鄂中、鄂北和鄂东南的大部 分地区。    2006年5月20日,楚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楚剧贴近生活,紧跟时代,表现手段丰富多样,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充分显示了鄂东1带地方文化的特色。目前楚剧面临着剧团锐减、人员老化、经济困难、后继乏人、观众萎缩等诸多困难,对珍贵资料与老1辈艺人技艺的抢救也因缺乏资金而难以开展,迫切需要有关方面加以关心扶持。

黄梅戏中的主要人物



5、黄梅戏中的主要人物

小辞店真实结局?



6、小辞店真实结局?

《小辞店》的结局,有两个传说。1是蔡鸣凤回乡后被妻子朱氏与奸夫杀害,“托梦”给胡翠莲,让她去看他。胡翠莲便瞒公婆撇丈夫,千里迢迢赶到湖北浠水县“哭坟”。2是蔡鸣凤走后,胡2姐心灰意冷,关门歇店,将积蓄银两捐出做善事,不修今生修来生,在3河架了1座浮桥,把十多条木船用铆链连在1起,水涨船高,供人行走。浮桥于1954年被大水冲毁。  故事虽然以悲情结尾,却为后人留下了1份宝贵的‘遗产’。《小辞店》从3河唱到了大江南北,并被黄梅戏等多剧种改编过,成为戏曲舞台上1朵艳丽的奇葩。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