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是何时萌芽的呢?戏曲的起源是什么?

戏曲艺术是何时萌芽的呢?



1、戏曲艺术是何时萌芽的呢?

在上古原始社会的民间歌舞中,就已经孕育着戏曲艺术的萌芽。当初的歌舞还只是作为1种原始宗教仪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增加了新内容。其中有对鬼神的隆重祭祀及对祖先的祝祷祈求,还有对丰收的欢欣庆贺和对男女爱情的倾心歌唱。 当这种祭祀仪式进入奴隶社会后,1部分流传在民间,形成民间的驱鬼除疫活动,如驱傩,后来就逐渐形成了表演简单故事的傩戏。另1部分则进入宫廷发展为优,这就是滑稽戏的起源,也是中国戏曲的另1个直接源头。优在2700多年前的西周就已出现,是当时王公贵族们专门豢养的职业艺人。他们通过滑稽调笑和歌舞表演,给贵族们提供声色之乐。优的故事在《国语》、《左传》、《史记》等书中均有记载,如春秋战国时的优孟装扮孙叔敖讽谏楚庄王的故事:楚国宰相孙叔敖死后,家中贫困,其子找优孟帮忙。优孟就穿戴起孙叔敖的衣冠,模仿其动作,经过练习后,模仿得很逼真。1次优孟来见楚庄王,楚王以为是孙叔敖复活了,很高兴,想要他复职。优孟遂以孙叔敖的口气批评楚王不关心功臣死后的遗属生活,使他们穷苦。楚王于是召见孙叔敖之子,赐其土地和财物。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优讽谏的特点,但严格来说,这只是模仿生活原型,而不是艺术形式的创作。 到了封建社会,这种嘲讽的方向就由对皇帝转向对臣子。进入秦汉,出现了“百戏”演出活动。百戏也称散乐,是民间歌舞、杂技、武术、角抵等众多杂耍娱乐节目的总称。中国的戏曲正是在百戏的摇篮中才得以孕育。百戏并不都是“戏”,但后来的戏曲无疑是百戏中之1“戏”。由于产生于百戏杂陈的环境中,中国戏曲从1开始就和其他的艺术形式结下了不解之缘。

戏曲的起源是什么?



2、戏曲的起源是什么?

戏曲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戏曲的内涵包括唱念做打,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不同于西方将歌剧、舞剧、话剧。 戏曲(traditional opera)中国5大戏曲剧是: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3百6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秦腔、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昆曲、粤剧、川剧、淮剧、晋剧、汉剧、湘剧、潮剧、闽剧、祁剧、莆仙戏、河北梆子、湖南花鼓、吕剧、花鼓戏、徽剧、沪剧、绍剧等6十多个剧种。 戏曲是汉族传统艺术之1,剧种繁多,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又说又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1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1帜,其主要特点,以集汉族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1是男扮女、女扮男;2是划分生、旦、净、丑4大行当;3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4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5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汉族的民族戏曲,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红”、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1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戏曲始终扎根于汉族民间,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看戏至今仍然是汉族的主要娱乐活动之1。1般说来,北方人多喜看京剧,南方人则多爱好越剧,各种地方剧种都有其自己的观众对象。远离故土家乡的人甚至把听、看民族戏曲作为思念故乡的1种表现。 戏曲的起源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先秦时期 (1)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9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唐中后期 (2)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宋金时期 (3)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元朝时期 (4)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1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其中最为杰出的作曲家为关汉卿,他的代表作《窦娥冤》历来被后人称颂。 明清时期 (5)明清--戏曲的繁荣期。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区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1种新兴的戏剧形式。温州是它的发祥地)。南戏在体制上与北杂剧不同:它不受4折的限制,也不受1人唱到底的限制,有开场白的交代情节,多是大团圆的结局,风格上大都比较缠绵,不像北杂剧那样慷慨激昂,在形式上比较自由,更便于表现生活。可惜早期南戏的本子保留下来的极少,直到元末明初,南戏才开始兴盛,经过文人的加工和提高,这种本来不够严整的短小戏曲,终于变成相当完整的长篇剧作。例如高明的《琵琶记》就是1部由南戏向传奇过渡的作品。这部作品的题材,来源于民间传说,比较完整地表现了1个故事,并且有1定的戏剧性,曾被誉为“南戏中兴之祖”。明代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汤显祖。他1生写了许多传奇剧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死生离合的故事,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爱情,要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作者给爱情以起死回生的力量,它战胜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取得了最后胜利。这1点,在当时封建礼教牢固统治的社会里,是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的。这个剧作问世3百年来,1直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喜爱,直到今天,“闺塾”、“惊梦”等片断还活跃在戏曲表演的舞台上,放射着它那艺术的光辉。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正是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华戏曲应运而生。高度发展的政治、经济为戏曲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蓬勃发展的文化艺术又为戏曲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物质基础,从而大大地推进了它的形成历程。

中国戏曲最早起源于何时?在什么时期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形态?是由哪些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3、中国戏曲最早起源于何时?在什么时期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形态?是由哪些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从萌芽到形成、发展、终结,经历了1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综观中 国古典戏曲理论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将其分为8个时期: 萌芽时期--先秦至唐代 雏形时期--宋金时期 成熟时期--元代至明初 发展时期--明代嘉、隆年间 繁荣时期--明代万历年间 集成时期--清初 转折时期--清代中叶 终结时期--近代 萌芽时期--先秦至唐代戏曲理论的发展是与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过程相表里的,先 秦至唐代是古代戏曲的萌芽时期。在这1时期里,组成戏曲的各种艺术因素在自身发展的 同时,又相互融合,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性的戏曲艺术。同样,在这1时期里,艺术评论家 们对各种戏曲艺术因素的记载与评论,便是古典戏曲理论的萌芽,对后世戏曲理论的形式 具有1定的影响。 雏形时期--宋金时期在宋金时期,各种表演艺术经过发展融合后,形成了中国古代 戏曲的雏形,即宋杂剧和金院本。伴随着杂剧和院本这1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艺术评论 家们也对它们的渊源、形式原因、艺术特征及发展情况等加以了探讨与论述,这些论述, 便构成了古典理论的雏形。 成熟时期--元代至明初元代是中国古代戏曲正式形成后的第1个黄金时期,无论是 南戏还是北曲杂剧,都涌现出了1大批杰出的戏曲作家与作品。同时,在民间,戏曲演出 活动十分活跃。戏曲的正式形成与繁荣,也促进了戏曲理论奠定了基础。 发展时期--明代嘉隆年间古代戏曲经过明初的沉寂后,到了明代嘉靖、隆庆年间, 又趋于活跃,而这也使得元代开始成熟的戏曲理论有了新的发展,不仅戏曲论著的数量增 多,而且理论成分大为增强。 繁荣时期--明代万历年间明代万历年间是古代戏曲史上继元代杂剧繁荣以后的又1 个黄金时期。戏曲创作与戏曲演出的繁荣,也促进了戏曲理论的发展与繁荣。在这1时期 里,出现了1大批戏曲论著,而且曲论家们的思想活跃,就某些戏曲创作中的问题展开了 讨论。同时,曲论家们的研究范围比前人有了较大的开拓。在这1时期里,出现了戏曲理 论史上第1部较系统完善专著--《曲律》。 集成时期--清初古典戏曲论经过成熟、发展、繁荣、深入等发展阶段后,到清代初 年已积累了丰厚的理论与材料。清初曲论家们便对前人的理论作了全面在总结与完善如这 1时期所产生的李渔的《闲情偶寄》与金圣叹的《西厢记》评点,皆具有系统、精深的特 征。 转折时期--清代中叶清代中叶,随着整个曲坛上所出现的两转移,即由剧本创作为 中心转移到以舞台表演为中心、由雅部为中心转移到花部为中心,戏曲理论也随之出现了 重大的转折。1是舞台表演问题成为这1时期戏曲理论家们研究的重点,出现了1大批戏 曲表演论著。2是出现了众多的有关花部的论著。 终结时期--近代近代是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同样,在这1时期的戏曲理论中,也 体现出这1特点,1方面是对传统戏曲理论加以总结,另1方面是开创和建立新的戏曲理 论与研究方法。

中国戏曲起源的萌芽是在



4、中国戏曲起源的萌芽是在

中国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8百多年繁盛不败,中国的戏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歌舞,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3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北宋的杂剧,在瓦舍勾栏之中,和百戏共同发展,到了南宋,发展成两种名异而实同的东西,就是宋杂剧和金院本。宋杂剧是中国最早的戏曲形式,也是过渡为元杂剧前的重要艺术形式。从以上可以得出:中国的戏曲艺术形式应该是源于原始社会的歌舞,发展到南宋,宋杂剧成为中国最早的戏曲艺术形式。

中国戏曲起源的萌芽



5、中国戏曲起源的萌芽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3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1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3百6十多个种类。 在原始社会,氏族聚居的村落产生原始歌舞,并随着氏族的逐渐壮大,歌舞也逐渐发展与提高。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还保持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如“傩戏”;同时,1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正是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1批又1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1点点迈进。

中国戏曲起源的萌芽



6、中国戏曲起源的萌芽

起源于原始歌舞,是1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3百6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1种标准聚合在1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淮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8百多年繁盛不败, 中国的戏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歌舞,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3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北宋的杂剧,在瓦舍勾栏之中,和百戏共同发展,到了南宋,发展成两种名异而实同的东西,就是宋杂剧和金院本。宋杂剧是中国最早的戏曲形式,也是过渡为元杂剧前的重要艺术形式。   明清是戏曲的繁荣期。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区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1种新兴的戏剧形式。温州是它的发祥地)。   另外,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正是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华戏曲应运而生。高度发展的政治、经济为戏曲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蓬勃发展的文化艺术又为戏曲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物质基础,从而大大地推进了它的形成历程。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