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们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此称号始于唐代。(    ),中国传统戏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中国古代,人们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此称号始于唐代。( )



1、中国古代,人们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此称号始于唐代。( )

A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梨园为唐玄宗时宫廷训练俗乐乐工的机构。唐玄宗曾选乐工3百人,宫女数百人,在梨园教授乐曲,亲自订正声误,号称“皇帝梨园子弟”。后因此称乐工机构、戏班、戏曲界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故表述正确。

中国传统戏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中国传统戏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中国戏曲的特点1 、始于离者,终于和中国戏曲,是1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1种标准聚合在1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1个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1个原则,即美。

2、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中国戏曲之特点,1言以蔽之,“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学者王国维语)。戏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1定长度的故事情节。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中国戏曲的表现生活,运用了1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如中国画之写意山水,用纵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1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戏曲舞台上才有了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有了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有了无花木之春色,无波涛之江河。

4、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中国戏曲作为1种舞台艺术,需要面对1个舞台之狭小与生活之博大的矛盾。戏曲并没有象话剧那样用“31律”的原则对生活进行挤压以便于表现。而是运用虚拟的手段,制造弹性的时空,又借助于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与理解,来完成对阔大天地的描画。所以,戏曲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制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旷的舞台上驭马行舟。

中国传统戏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中国传统戏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 、始于离者,终于和中国戏曲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1种标准聚合在1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1个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1个原则,即美。

2、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中国戏曲之特点,1言以蔽之,“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戏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1定长度的故事情节。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中国戏曲的表现生活,运用了1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如中国画之写意山水,用纵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1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戏曲舞台上才有了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有了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有了无花木之春色,无波涛之江河。

4、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中国戏曲作为1种舞台艺术,需要面对1个舞台之狭小与生活之博大的矛盾。戏曲并没有象话剧那样用“31律”的原则对生活进行挤压以便于表现。而是运用虚拟的手段,制造弹性的时空,又借助于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与理解,来完成对阔大天地的描画扩展资料:中国戏曲的起源: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8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4种基本形式。中国戏曲的精神:中国戏曲有别于古希腊的戏剧,也有别于欧美近现代的戏剧。因为,中国戏曲是在中国文化氛围之中创造出来;所以,中国人的政治观、历史观、审美观已经给中国戏剧贴上了醒目的标签。杂剧、南戏、雅部、花部的创造,既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随心所欲。中国戏曲,是中国文化推陈出新的创造,属于中华民族以艺术的形式审视过去、解剖现实、向往未来的楮神追求。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戏曲是什么时间形成的?



4、中国古代戏曲是什么时间形成的?

大约在12~13世纪,中国就出现了南戏和北杂剧两种戏曲。1般认为,这两种戏曲是中国古代最初的戏曲形式。但如果要分清南戏与北杂剧是在什么时间形成的,在我国学术界始终看法不1。明朝中叶,祝允明提出:“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明朝嘉靖时人徐渭则认为:“南戏始于宋光宗朝。”后者比前者要晚近百年左右。徐渭虽然说“南戏始于宋光宗朝”,同时他还称:“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可见徐渭也是含糊其辞。而钱南扬在他的《戏文概论》文章中另有看法。他认为,南戏在宋光宗朝已有《王魁》等成熟戏曲出现,它真正形成的时间当在宣和之前。后来有人综合了诸家观点,推论南戏产生于南宋末期。关于北杂剧形成时间也是意见分歧。1些人认为,北杂剧产生于元初。顾肇仓在他的《元代杂剧》1书中阐述,宋金两代虽然已有杂剧出现,但还算不上纯粹的戏剧。只是到元初,才真正形成北杂剧。另有1些人则断定,至少在金代末已出现杂剧。尽管它到了元代才完全独立,但也不能由此认定关汉卿是“杂剧之始”。因为关汉卿剧作成熟之时,正是元杂剧兴盛时期。由于历史上很少记载有关中国戏曲的资料,所以,对中国古代戏曲形成的时间,依然是各持己见。至于何时能有定论,那就是将来的事了。

宋代的戏曲是什么的年代?



5、宋代的戏曲是什么的年代?

宋代的戏曲是戏曲成熟的年代。就是说宋是戏曲成熟的开始年代。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北宋与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永嘉)1带的民间,时称捻兰卧泳鐢。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以体制庞大、曲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已粗具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宋代的戏曲在宋代大都叫杂剧,金人叫做院本。宋代的杂剧是在唐代参军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傀儡戏(木偶戏)与影戏。歌舞剧是继唐代的大曲而发展的,其形式有3种:

1、转踏,其组织形式是用1曲连续歌唱。

2、大曲,是1种规模很大的舞曲。

3、曲破,始于唐、5代,当时只偏于乐舞,宋始藉以表演故事。另有诸宫调,鼓词组织更大,音乐变化更复杂。《西厢记诸宫调》金董解元作,是诸宫调中1部杰出的作品,把《莺莺传》那件恋爱故事加以种种合理的组织,进行了必要的加工,加强了戏剧的因素与效果。实为王实甫《西厢记》的底本。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