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的地方戏历史?手不离扇是什么戏

甘肃的地方戏历史?



1、甘肃的地方戏历史?

陇南影子腔又称“灯调”“影子腔”,是甘肃省独有的古老地方戏剧种,也是中国地方戏曲历史最早的声腔剧种之1。陇南影子腔流行于甘肃省南部和中部的礼县、西和、康县、武山等十余县,其支脉发展演变为通渭影子腔等剧种。2008年,陇南影子腔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1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手不离扇是什么戏



2、手不离扇是什么戏

手不离扇是玉垒花灯戏。玉垒花灯戏是甘肃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1。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最初在正月十5日演出,台前台后挂满花灯而得名。又因它最早出现在陇南市文县玉垒乡1带,又称为“玉垒花灯”。在流行过程中因受当地方言、民歌、习俗等影响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风格。花灯、茶灯、地花鼓等民俗歌舞演出的盛况,明、清两代地方志书有许多记载。主要特点花灯戏的突出特征是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与做紧密结合。花灯戏唱腔高亢、委婉、明朗,既有陇南民歌的特点,又有很重的川味。它的唱法也比较独特,不象秦腔那样的板腔,而是以角色腔加各种感情腔,再加上表现特定戏剧和民歌小调共同组成了该戏的唱腔形式。因而有人说花灯戏的唱腔“讲究统1性,力求变化性。” 。

陇南民俗文化



3、陇南民俗文化

1、陇南乞巧节。农历7月初7,中国传统的“7夕节”,中国民间素有“乞巧”传统,“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甘肃陇南于7月27日至8月2日(农历7月初1至初7)举办第6届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为相传牛郎织女相会的“中国情人节”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2、文县傩舞在传统的华夏文明中,"傩"是历史久远并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具有强烈宗教和艺术色彩的社会文化现象,它起源于汉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

3、武都高山戏高山戏又称高山剧,是流传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山区的地方戏曲剧种。演出场地以地方民间打麦场、农家园、庙会戏台、社火戏台为主。高山戏的唱腔和表演兼有秦剧和川剧的特点,适合表演各种人物性格和思想情感。

4、陇南影子腔影子腔又称灯凋、皮影戏、梅花腔,是1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来源于甘肃西和、礼县1带,最早出现于清朝康熙末年。它在原民间皮影戏、木偶戏腔调的基础上,吸收了当地民间小曲、鼓乐、说唱等形式。

5、文县玉垒花灯戏玉垒花灯戏是甘肃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1。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最初在正月十5日演出,台前台后挂满花灯而得名。又因它最早出现在陇南市文县玉垒乡1带,又称为“玉垒花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陇南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传统7夕临近 乞巧民俗为中国情人节增文化内涵。

甘肃地方戏曲有哪些?



4、甘肃地方戏曲有哪些?

甘肃省现存活态地方戏曲剧种共13个,其中本土剧种10个,分别为秦腔、陇剧、曲子戏、民勤曲子戏、陇南影子腔、玉垒花灯戏、灵台灯盏头戏、高山戏、半台戏、“南木特”藏戏;外来剧种3个,分别为眉户、京剧、豫剧。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