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当地的地方戏曲有什么?山东有什么戏曲剧种

青岛当地的地方戏曲有什么?



1、青岛当地的地方戏曲有什么?

柳腔是青岛地区的地方剧种,产生于清代中期的即墨西部,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而成。乾隆年间,“肘鼓子”传入即墨后,与当地民间小调、秧歌相互融合,逐渐由说唱变为演唱,虽然形式简单、表演朴实,但因乡音浓郁、生动有趣而颇受欢迎。约在百余年前,又因受莱阳县4弦小调的影响,开始用4弦胡琴伴奏,并配以哨呐帮腔。初用4胡伴奏时,因无定式曲谱,琴师与演员不能完全协调,只能配合着往上溜,故称“溜腔”,后因溜字不雅,改为“柳腔”,即墨也因之称为“柳腔之乡”。后流行于胶东1带,并传入青岛市区。

山东有什么戏曲剧种



2、山东有什么戏曲剧种

山东的戏曲剧种有:柳琴戏、5音戏、茂腔、柳腔、灯腔、东路肘鼓子等。扩展资料:柳琴戏,传统戏曲剧种之1。流行民间小演唱“拉魂腔”和“肘鼓子”相结合而形成。在没有被称为柳琴戏之前,又称“拉魂腔”,通常称作“拉魂腔”。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它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河南4省接壤交界地区。柳琴戏的来源是以滕州民间小调“拉魂腔”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5音戏源于山东省的章丘、历城1带,传于济南、淄博、滨州、潍坊等地。原名肘鼓子(或周姑子)戏,以唱腔优美动听,语言生动风趣,表演朴实细腻而著称,地方特色浓郁。茂腔是流行于山东省潍坊、青岛、日照等地的传统地方戏曲,最初为民间哼唱的小调,称为"周姑调",传说系因1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又称"肘子鼓"茂腔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主要活跃在山东省东部的青岛、烟台、日照、潍坊等地区的几十个县市,被誉为“胶东之花”,曾有“肘鼓子”、“周姑子”、“轴棍子”、“正歌子”等名称,发展到后期被称为本肘鼓、冒肘鼓、茂肘鼓等。

青岛哪有业余学越剧的,想学戏曲



3、青岛哪有业余学越剧的,想学戏曲

在青岛学越剧?好难啊,你还不如学茂腔呢,本地剧种,喜欢的人多。

青岛当地的地方戏曲有什么?



4、青岛当地的地方戏曲有什么?

柳腔是青岛地区的地方剧种,产生于清代中期的即墨西部,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而成。乾隆年间,“肘鼓子”传入即墨后,与当地民间小调、秧歌相互融合,逐渐由说唱变为演唱,虽然形式简单、表演朴实,但因乡音浓郁、生动有趣而颇受欢迎。约在百余年前,又因受莱阳县4弦小调的影响,开始用4弦胡琴伴奏,并配以哨呐帮腔。初用4胡伴奏时,因无定式曲谱,琴师与演员不能完全协调,只能配合着往上溜,故称“溜腔”,后因溜字不雅,改为“柳腔”,即墨也因之称为“柳腔之乡”。后流行于胶东1带,并传入青岛市区。

青岛当地的地方戏曲有什么?



5、青岛当地的地方戏曲有什么?

柳腔是青岛地区的地方剧种,产生于清代中期的即墨西部,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而成。乾隆年间,“肘鼓子”传入即墨后,与当地民间小调、秧歌相互融合,逐渐由说唱变为演唱,虽然形式简单、表演朴实,但因乡音浓郁、生动有趣而颇受欢迎。约在百余年前,又因受莱阳县4弦小调的影响,开始用4弦胡琴伴奏,并配以哨呐帮腔。初用4胡伴奏时,因无定式曲谱,琴师与演员不能完全协调,只能配合着往上溜,故称“溜腔”,后因溜字不雅,改为“柳腔”,即墨也因之称为“柳腔之乡”。后流行于胶东1带,并传入青岛市区。

青岛城阳哪里有教成人戏曲的学校



6、青岛城阳哪里有教成人戏曲的学校

前期可以先下载1些戏曲音频视频听1下,万象资源网戏曲类目有很多可以先下载下来听下,确定剧种以后再去找对应的老师学习。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