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名词解释古代文学,我国古代的戏曲角色是什么
1、戏曲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戏曲的解释(1) [traditional opera]∶ 中国 传统 的戏剧形式,包括昆曲、京剧和各种地方戏,以歌唱、舞蹈为主要表演手段 (2) [singing parts in chuanqi and zaju]∶指杂剧和 传奇 中的唱词 详细解释 (1).我国传统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人物扮演等多种艺术的综合。渊源于 秦 汉 的乐舞、俳优和百戏。 唐 有参军戏, 北宋 时形成 宋 杂剧( 金 称“院本”)。 南宋 时 温州 (今 浙江省 温州市 )1带产生的戏文,1般认为是我国戏曲最早的 成熟 形式。 金 末 元 初在北方产生 元 杂剧,戏曲创作和演出空前 繁荣 ,出现1批 著名 的戏曲作家、作品和艺人,在我国戏曲史和文学史上都有 重要 地位。 明 清 两代又在戏文和杂剧的 基础 上形成传奇剧,各地方剧种 广泛 产生,以昆腔、京剧为代表, 创造 了 丰富 的戏曲文学和完整的舞台艺术体系。戏曲剧本1般都兼用韵文和散文,分“折”或“出”,现代戏曲则多分“幕”或“场”。剧中人物分由生旦净丑等脚色 行当 扮演,表演上按脚色行当而各有 不同 的程式动作和唱、做、念、打艺术要求。音乐体式有唱曲牌的“联曲体”、唱7字句或十字句为主的“板腔体”,或综合使用2者。新 中国 成立后,各戏曲剧种有了新的 改革 和发展。根据1959年统计,各 民族 各地区的戏曲剧种共有3百6十多种。 (2).指杂剧和传奇中的唱词。根据 1定 的曲调 谱写 ,有严格的字数、平仄、 押韵 等格律要求。 词语分解 戏的解释 戏 (戏) ì 玩耍: 游戏 。儿戏。嬉戏。戏豫(嬉游逸乐)。2龙戏珠。 嘲弄,开 玩笑 :戏言。 戏弄 。 戏谑 (用 诙谐 有趣 的话开玩笑)。 演员在舞台上化装表演故事的艺术:戏剧。戏文。戏码(戏曲演出的节目)。戏剧 曲的解释 曲 (
6、曲) ū 弯转,与“直” 相对 :弯曲。 曲折 (?)。曲笔(a.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 真相 的 记载 ;b.写 文章 时 故意 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不 公正 ,不合理:曲说。
2、我国古代的戏曲角色是什么
我国古代戏曲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5种。
1、生行中国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1。泛指净、丑之外的男角色。生的名目最早见于宋元南戏,指剧中男主角,与元杂剧的正末相当。清以后又衍化为老生、小生、外、末4个支系。按其扮演人物属性、性格特征和表演特点,大致可分为老生、小生、外、末、武生、娃娃生等类。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因多戴髯口,故又称须生,俗称胡子生。京剧老生行又分唱功、做功、靠把和武老生,另有红生1行,主要扮演关羽,因勾红脸,故又称红生。
2、旦行旦行里最主要的1类是青衣。青衣还有1个名称叫正旦,扮演的1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旧社会的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年龄1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青衣表演上的特点是以唱工为主,动作幅度比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白都是念韵白,1般不念京白,而且唱工相当繁重。从服装上看,青衣穿青褶子为多,所以青衣的另外1个名称也叫青衫,简称衫子。
3、净行俗称花脸。以各种色彩勾勒的图案化的脸谱化妆为突出标志,表现的是在性格气质上粗犷、奇伟、豪迈的人物。这类人物在表演上要音色宽阔宏亮,演唱粗壮浑厚,动作造型线条粗而顿挫鲜明,“色块”大,大开大合,气度恢宏。如关羽、张飞、曹操、包拯、廉颇等即是净扮。
4、末行末行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多数挂须。又细分为老生、末、老外。在北杂剧中,末称“末泥”或“末尼色”,泛指末本正角,与宋元杂剧所称的“生”同,而与“末”的涵义不同。宋元南戏所称之“末”实即“副末”,除担任报台,介绍剧情梗概和剧目主题的开场外,还在戏中扮演社会地位低下的次要角色。昆剧“末”行是继宋元南戏脚色制度发展而来,按照南昆的路子,包括老生、副末、老外3个家门,约在清代中叶初步定型。
5、丑行(小花脸或3花脸),是喜剧角色,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多扮演滑稽调笑式的人物。在表演上1般不重唱工,以念白的口齿清晰流利为主。可分文丑和武丑两大分支。戏曲中人物行当的分类,在各剧种中不太1样,以上分类主要是以京剧的分类为参照的,因为京剧融汇了许多剧种的精粹,代表了大多数剧种的普遍规律,但这也只能是大体上的分类。具体到各个剧种中,名目和分法要更为复杂。参考资料来源:。
3、我国古代的戏曲角色是什么
我国古代戏曲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5种。
1、生行中国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1。泛指净、丑之外的男角色。生的名目最早见于宋元南戏,指剧中男主角,与元杂剧的正末相当。清以后又衍化为老生、小生、外、末4个支系。按其扮演人物属性、性格特征和表演特点,大致可分为老生、小生、外、末、武生、娃娃生等类。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因多戴髯口,故又称须生,俗称胡子生。京剧老生行又分唱功、做功、靠把和武老生,另有红生1行,主要扮演关羽,因勾红脸,故又称红生。
2、旦行旦行里最主要的1类是青衣。青衣还有1个名称叫正旦,扮演的1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旧社会的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年龄1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青衣表演上的特点是以唱工为主,动作幅度比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白都是念韵白,1般不念京白,而且唱工相当繁重。从服装上看,青衣穿青褶子为多,所以青衣的另外1个名称也叫青衫,简称衫子。
3、净行俗称花脸。以各种色彩勾勒的图案化的脸谱化妆为突出标志,表现的是在性格气质上粗犷、奇伟、豪迈的人物。这类人物在表演上要音色宽阔宏亮,演唱粗壮浑厚,动作造型线条粗而顿挫鲜明,“色块”大,大开大合,气度恢宏。如关羽、张飞、曹操、包拯、廉颇等即是净扮。
4、末行末行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多数挂须。又细分为老生、末、老外。在北杂剧中,末称“末泥”或“末尼色”,泛指末本正角,与宋元杂剧所称的“生”同,而与“末”的涵义不同。宋元南戏所称之“末”实即“副末”,除担任报台,介绍剧情梗概和剧目主题的开场外,还在戏中扮演社会地位低下的次要角色。昆剧“末”行是继宋元南戏脚色制度发展而来,按照南昆的路子,包括老生、副末、老外3个家门,约在清代中叶初步定型。
5、丑行(小花脸或3花脸),是喜剧角色,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多扮演滑稽调笑式的人物。在表演上1般不重唱工,以念白的口齿清晰流利为主。可分文丑和武丑两大分支。戏曲中人物行当的分类,在各剧种中不太1样,以上分类主要是以京剧的分类为参照的,因为京剧融汇了许多剧种的精粹,代表了大多数剧种的普遍规律,但这也只能是大体上的分类。具体到各个剧种中,名目和分法要更为复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旦净末丑。
4、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什么?
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是以演员表演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
5、戏曲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戏曲的解释(1) [traditional opera]∶ 中国 传统 的戏剧形式,包括昆曲、京剧和各种地方戏,以歌唱、舞蹈为主要表演手段 (2) [singing parts in chuanqi and zaju]∶指杂剧和 传奇 中的唱词 详细解释 (1).我国传统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人物扮演等多种艺术的综合。渊源于 秦 汉 的乐舞、俳优和百戏。 唐 有参军戏, 北宋 时形成 宋 杂剧( 金 称“院本”)。 南宋 时 温州 (今 浙江省 温州市 )1带产生的戏文,1般认为是我国戏曲最早的 成熟 形式。 金 末 元 初在北方产生 元 杂剧,戏曲创作和演出空前 繁荣 ,出现1批 著名 的戏曲作家、作品和艺人,在我国戏曲史和文学史上都有 重要 地位。 明 清 两代又在戏文和杂剧的 基础 上形成传奇剧,各地方剧种 广泛 产生,以昆腔、京剧为代表, 创造 了 丰富 的戏曲文学和完整的舞台艺术体系。戏曲剧本1般都兼用韵文和散文,分“折”或“出”,现代戏曲则多分“幕”或“场”。剧中人物分由生旦净丑等脚色 行当 扮演,表演上按脚色行当而各有 不同 的程式动作和唱、做、念、打艺术要求。音乐体式有唱曲牌的“联曲体”、唱7字句或十字句为主的“板腔体”,或综合使用2者。新 中国 成立后,各戏曲剧种有了新的 改革 和发展。根据1959年统计,各 民族 各地区的戏曲剧种共有3百6十多种。 (2).指杂剧和传奇中的唱词。根据 1定 的曲调 谱写 ,有严格的字数、平仄、 押韵 等格律要求。 词语分解 戏的解释 戏 (戏) ì 玩耍: 游戏 。儿戏。嬉戏。戏豫(嬉游逸乐)。2龙戏珠。 嘲弄,开 玩笑 :戏言。 戏弄 。 戏谑 (用 诙谐 有趣 的话开玩笑)。 演员在舞台上化装表演故事的艺术:戏剧。戏文。戏码(戏曲演出的节目)。戏剧 曲的解释 曲 (
6、曲) ū 弯转,与“直” 相对 :弯曲。 曲折 (?)。曲笔(a.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 真相 的 记载 ;b.写 文章 时 故意 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不 公正 ,不合理:曲说。
6、之所以说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主要是指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