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之母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称呼?中国的戏曲之母是什么???

中国戏曲之母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称呼?



1、中国戏曲之母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称呼?



2、中国的戏曲之母是什么???

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剧种 昆剧 昆剧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它的原名叫“昆山腔”,简称“昆腔”,元末明初,作为南曲声腔的1个流派,在江苏昆山1带产生,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是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 “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历史沿革 作为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1,昆曲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元末明初。当时,江苏的昆山(辖今昆山、太仓两处)地区经济繁荣,贸易兴盛,黎民富庶,城乡各个阶层群众对文化娱乐有所追求,当时流行1种以地方音乐为基础的南曲,叫昆山腔。昆山腔的出现也和当时的顾阿瑛等1批文人、士大夫嗜词尚曲有很大关系。而对昆山腔的诞生有直接影响的人物是顾阿瑛的座上客顾坚,他将昆山人唱的南曲与当地的语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的歌唱方法,进行改进,形成了1种受当地人欢迎的曲调,到明初正式被称为“昆山腔”,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4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1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并逐渐流布到福建、江西、广东、湖北、湖南、4川、河南、河北各地,万历未年还流入北京。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这种“小集南唱”、“清柔婉折”的昆山腔,在明中、后期的嘉靖初年被变革发展。当时,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音乐家魏良辅痛感昆山腔的不协音律,于是借张野塘、谢林泉等到民间艺术家的帮助,参照北曲的演唱成就,对昆腔加以改革。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终于总结出了1整套昆腔曲唱的规范,形成了昆曲曲唱体系。经过改造后的昆山腔流利清远,柔媚细腻,被称为“水磨腔”。所谓水磨调,是说音调极其细腻柔婉。江南人磨米粉,加水磨出来的最细腻滑润,所以用“水磨”来称呼其因经过各种处理而变得细腻柔婉的曲调。新昆曲博得了众口1词的称赞。 改革后的昆山腔,大大发展了南曲的演唱艺术,而且在曲调运用上,也吸收北曲结构谨严的长处,但它还只是清唱曲,尚未走上戏曲舞台。 完成昆山腔的又1重大革新,将昆山腔推上戏曲舞台,成为戏剧,是由梁辰鱼的《浣纱记》开始。昆山梁辰鱼是1个著名的戏曲作家,精诗词,通音律。魏良辅改腔的成就使他颇受鼓舞,但他还觉得这样的新腔不应只局限于曲坛清歌,必须扩展到舞台之上占有更广阔的天地,于是与精通音理的郑思笠、陈梅泉、唐小虞等人发挥文学优势写作了以西施为主要人物的《浣纱记》传奇,从音乐方面弥补了水磨调“冷唱”的不足,同时把传奇文学与新的声腔以及表演艺术综合在1起,借锣鼓之势与舞台之场面形态,第1次将昆曲搬上剧坛。昆山腔在剧曲中的首次运用,引起了轰动,并很快压倒了其它1切声腔,1时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戏曲,并流传南北各地,这就是昆剧。



3、古代戏曲的作文怎么写??大神们帮帮忙

戏剧是综合性艺术。中国古代戏曲与诗、词、文、赋等文学体裁不同的是:戏曲既作为阅读的文本存在(“案头之作”),包括剧本的情节、结构、关目、宫调、曲牌、文辞、声韵等方面;又有着复杂的艺术形式(“场上之戏”),包括唱、念、做、打以及舞台布景、音乐伴奏等,是1门综合性的艺术。因此,戏曲从萌芽到成熟是1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国戏曲被称为“晚熟”的艺术。它发端于先秦两汉,酝酿于隋唐,形成于宋金,繁荣兴盛于元,发展演变于明清。直到今天,中国戏曲发展为以国剧——京剧为代表,由众多地方戏曲组成的戏曲大家庭,仍然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为大家带来无穷乐趣。而昆曲,也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人类艺术殿堂的瑰宝。 古代戏曲的起源 古代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称为世界3大戏剧艺术之1。同时,戏曲在我国文学艺术园地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常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它们分别代表了各个时代最杰出的文学艺术成就。元代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黄金时代,但中国古代戏曲并非是元代1个时期的艺术,它的萌芽、生长、繁荣,贯通了中国上下5千年的历史。 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大体有两条线索,1是从原始社会的巫术表演、西周末年的俳优滑稽表演到西汉百戏中的角抵戏,再到唐代的参军戏,故事表演日渐丰富,逐渐成为戏剧的主体。另1条是由原始歌舞到汉魏隋唐的代面、钵头、踏摇娘等歌舞戏演出,使得民间歌舞艺术获得极大的发展,为戏曲宫调、曲牌、声韵的成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宋金时期是戏曲发展的关键时期。 我们追述戏曲的源头,往往要提及“优孟衣冠”。优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是1名职业演员,与当时的楚相孙叔敖相识。孙叔敖生前为官廉洁,没有积攒下什么财产。他去世前叮嘱儿子,如果有1天家里穷得过不下去了,就去找优孟想办法。果然,孙叔敖的妻儿在他去世后生活贫困,他的儿子靠打柴为生。1天,孙叔敖的儿子路遇优孟,将自己的生活状况和父亲的遗言告诉了他。优孟按照孙叔敖生前的模样装扮起来,经过1段时间的排练,与孙叔敖生前的言谈举止1模1样了,就去见楚王。楚王看到孙叔敖“重生”,非常惊讶,请他再来做宰相。优孟说,我要回家和老婆商量1下再说。过了几天,他答复楚王说,我的太太说了,不能做楚国的相。楚王问为什么,优孟说,你没看见孙叔敖的先例吗?生前为楚国办了那么多大事情,死后儿子靠打柴为生,又有什么好处呢?于是楚王下令,给孙叔敖的儿子许多封地,让忠臣的后代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这就是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优孟衣冠”的典故。 元代杂剧与体制 元代是我国戏曲繁荣兴盛的时期。元代戏曲主要分为杂剧和南戏两大类,2者各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元杂剧继承了宋金杂剧、诸宫调等表演艺术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南戏起源于温州等东南沿海1带,又叫“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宋元南戏的代表作为“荆、刘、拜、杀”,成就最高的是《琵琶记》。由于南戏在元代前期处于发展的薄弱阶段,还不能与杂剧1争高下,所以代表元代最高文学成就的是元杂剧。 元杂剧有完整的艺术形态,剧本主要由唱曲、宾白和表演3部分组成。在体制上,元杂剧以“折”为单位,1本通常为4折,个别也有1本5到6折的。此外每本还加有1场或两场戏,称为“楔子”,位置或在折前或在两折之间,用来介绍人物、情节等。每本在结尾时有1对或两对对子,称为“题目正名”,如“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在音乐方面,元杂剧有严格的规定,1折戏只用1套曲子,由同1宫调的不同曲子组成,而且同1套曲子的排列顺序也比较固定。元杂剧用北曲演唱,乐器主要使用琵琶等弦乐,风格豪放激越。在角色设置上,元杂剧角色分为3大类:末类、旦类、净类,1本戏中只由1人主唱,由正末演唱的戏称为“末本戏”,由正旦演唱的戏称为“旦本戏”。元杂剧中用“科范”来规定动作表情或指示舞台效果,简称“科”。 南戏的体制大为不同。不称“折”而称“出”,1般1部戏有几十出,规模宏大,能够演出曲折的故事。1般由“副末开场”,介绍剧情大意。音乐1般用南方的音乐,但在后期也吸收北方的音乐成分。演唱不限于1人,有独唱、对唱、合唱、轮唱等不同的演唱方式。他的动作表情和舞台提示叫“介”,不叫“科”。南戏善于讲述家庭和爱情故事,较少历史、公案之作。 在元代近百年的时间里,北杂剧创作风靡全国,作家云起,涌现出1批成就卓著的戏剧作家和演员,剧本成千上万,洋洋大观。著名的剧作家有被誉为“元曲4大家”的关汉卿、郑德辉、白朴、马致远等。关汉卿是元代最伟大的戏曲作家。他的重要作品分别有《窦娥冤》、《单刀会》、《望江亭》、《救风尘》等几十种。白、马、郑的《梧桐雨》、《汉宫秋》、《倩女离魂》也是脍炙人口的佳作。马致远还是写散曲的高手,被称为“曲状元”。而伟大的戏剧家王实甫创作了被称为是“天下夺魁”的《西厢记》,成为元代戏曲最高成就的代表作。《赵氏孤儿》是纪君祥的代表作,很早就被伏尔泰等人翻译到欧洲,为中国戏曲赢得了世界声誉。 明清传奇与唱腔 明清两代,在通俗白话小说获得长足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明清传奇也迎来了古代戏曲史上的第2个高峰。戏曲到明清两代分为杂剧和传奇两大类。杂剧虽然还有人写作与演出,如著名作家徐渭的“4声猿”(《雌木兰》、《女驸马》、《狂鼓史》、《玉禅师》),但已度过了它的黄金时期。明清传奇与宋元南戏1脉相承。《琵琶记》被称为“传奇之祖”,讲述了1个“3不从”的故事。而它的结构形式和艺术风格,也奠定了明清传奇的基本格局。 明清传奇荟萃了宋元南戏和杂剧的精华,成为明清时期主要的戏剧体裁。传奇在明清两代,在内容体制、舞台表演等方面都比南戏有进1步的发展,1直延续到清中叶乾隆后期,传奇的表演才逐渐衰微,而代之以地方戏的兴起。 传奇创作的黄金时期是在明万历以后,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出现了称为明代3大传奇的《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和汤显祖的杰作《牡丹亭》。除《牡丹亭》外,汤显祖还有《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合称“临川4梦”。由于对戏曲文学、音乐的理解不同,明代剧坛出现了不同的派别,如昆山派、临川派和吴江派等,著名剧作家有李开先、张凤翼、周朝俊、吕天成、孟称舜、冯梦龙等。围绕着《牡丹亭》的改编等问题,汤显祖与沈璟等人展开了有关戏曲理论方面的激烈争论,被称做“汤沈之争”。到清初更是出现了轰动曲坛的“南洪(升)北孔(尚任)”两位巨星,他们的代表作《长生殿》和《桃花扇》被称为是清代戏曲的“双壁”。 明中期由顾坚、魏良辅等艺人对4大声腔(海盐、余姚、弋阳、昆山)的昆山腔做了改革,被称为“水磨调”,低回婉转,悦耳动听。文人按曲填词,昆腔唱遍大江南北,成为明后期以后主要的唱腔。到清乾、嘉时期,统治曲坛的昆曲进入宫廷,脱离人民群众,逐渐被弋阳腔、秦腔、梆子腔、罗罗腔、2黄调等地方小戏所取代,这就是所谓的“雅部”与“花部”的对立。现代京剧就是以2黄调为主,吸收了其他地方戏曲声腔而形成的新剧种,至今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上。 明末清初还出现了1位著名的戏曲理论家李渔。在他的《闲情偶寄》中,有很多关于戏曲创作、表演等的精彩论述。 古代戏曲与小说 我国古代戏曲在成熟过程中吸收了诗、词、文以及民间歌舞、说唱技艺的成果,和小说的血缘关系尤为亲密。小说和戏曲在许多方面是互相借鉴和渗透的。在内容上,唐宋传奇和各种笔记小说,成为古代戏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宝库。著名的如明代汤显祖的“临川4梦”有“3梦”是直接取材于唐人小说:《紫钗记》本自《霍小玉传》,《邯郸记》本自沈即济《枕中记》,《南柯记》本自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反过来,戏曲的故事情节对小说的创作也有影响,如在《3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小说出现之前,在戏曲舞台上就有大量的“3国戏”、“水浒戏”以及“取经戏”上演,它们直接推动了长篇小说的诞生。在艺术形式上,小说和戏曲也都从对方吸取有益的养料完善自己,可以说是小说中有戏曲,戏曲中有小说。李渔就把小说看作是无声的戏曲,并将自己的小说集定名为《无声戏》。 有人把中国古代戏曲总结为以下几个特点: 1.始于离者,终于和。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中和之美”,戏曲也不例外。无论在戏曲开始阶段怎样渲染1种生离死别的氛围,但最后大多数是1个“大团圆”的结局。所以,中国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悲剧”。 2.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王国维说,中国戏曲的特点在于“以歌舞演故事”。也就是说中国的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用歌舞的手段表现1定长度的故事情节。因此,中国的戏曲是“歌剧”、“诗剧”,而非“话剧”。 3.离形取意,得意忘形。中国古代美学还讲究“意境”。戏曲也是如此,许多因素都是写意的,重“意”不重“形”。如抽象的脸谱、飘飞的水袖、简单的陈设,4个人千军万马,1转身千里万里,1支马鞭便有骏马驰骋,两支船桨可在水中荡漾。



4、古代戏曲的作文怎么写??

戏剧是综合性艺术。中国古代戏曲与诗、词、文、赋等文学体裁不同的是:戏曲既作为阅读的文本存在(“案头之作”),包括剧本的情节、结构、关目、宫调、曲牌、文辞、声韵等方面;又有着复杂的艺术形式(“场上之戏”),包括唱、念、做、打以及舞台布景、音乐伴奏等,是1门综合性的艺术。因此,戏曲从萌芽到成熟是1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国戏曲被称为“晚熟”的艺术。它发端于先秦两汉,酝酿于隋唐,形成于宋金,繁荣兴盛于元,发展演变于明清。直到今天,中国戏曲发展为以国剧--京剧为代表,由众多地方戏曲组成的戏曲大家庭,仍然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为大家带来无穷乐趣。而昆曲,也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人类艺术殿堂的瑰宝。 古代戏曲的起源 古代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称为世界3大戏剧艺术之1。同时,戏曲在我国文学艺术园地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常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它们分别代表了各个时代最杰出的文学艺术成就。元代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黄金时代,但中国古代戏曲并非是元代1个时期的艺术,它的萌芽、生长、繁荣,贯通了中国上下5千年的历史。 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大体有两条线索,1是从原始社会的巫术表演、西周末年的俳优滑稽表演到西汉百戏中的角抵戏,再到唐代的参军戏,故事表演日渐丰富,逐渐成为戏剧的主体。另1条是由原始歌舞到汉魏隋唐的代面、钵头、踏摇娘等歌舞戏演出,使得民间歌舞艺术获得极大的发展,为戏曲宫调、曲牌、声韵的成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宋金时期是戏曲发展的关键时期。 我们追述戏曲的源头,往往要提及“优孟衣冠”。优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是1名职业演员,与当时的楚相孙叔敖相识。孙叔敖生前为官廉洁,没有积攒下什么财产。他去世前叮嘱儿子,如果有1天家里穷得过不下去了,就去找优孟想办法。果然,孙叔敖的妻儿在他去世后生活贫困,他的儿子靠打柴为生。1天,孙叔敖的儿子路遇优孟,将自己的生活状况和父亲的遗言告诉了他。优孟按照孙叔敖生前的模样装扮起来,经过1段时间的排练,与孙叔敖生前的言谈举止1模1样了,就去见楚王。楚王看到孙叔敖“重生”,非常惊讶,请他再来做宰相。优孟说,我要回家和老婆商量1下再说。过了几天,他答复楚王说,我的太太说了,不能做楚国的相。楚王问为什么,优孟说,你没看见孙叔敖的先例吗?生前为楚国办了那么多大事情,死后儿子靠打柴为生,又有什么好处呢?于是楚王下令,给孙叔敖的儿子许多封地,让忠臣的后代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这就是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优孟衣冠”的典故。 元代杂剧与体制 元代是我国戏曲繁荣兴盛的时期。元代戏曲主要分为杂剧和南戏两大类,2者各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元杂剧继承了宋金杂剧、诸宫调等表演艺术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南戏起源于温州等东南沿海1带,又叫“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宋元南戏的代表作为“荆、刘、拜、杀”,成就最高的是《琵琶记》。由于南戏在元代前期处于发展的薄弱阶段,还不能与杂剧1争高下,所以代表元代最高文学成就的是元杂剧。 元杂剧有完整的艺术形态,剧本主要由唱曲、宾白和表演3部分组成。在体制上,元杂剧以“折”为单位,1本通常为4折,个别也有1本5到6折的。此外每本还加有1场或两场戏,称为“楔子”,位置或在折前或在两折之间,用来介绍人物、情节等。每本在结尾时有1对或两对对子,称为“题目正名”,如“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在音乐方面,元杂剧有严格的规定,1折戏只用1套曲子,由同1宫调的不同曲子组成,而且同1套曲子的排列顺序也比较固定。元杂剧用北曲演唱,乐器主要使用琵琶等弦乐,风格豪放激越。在角色设置上,元杂剧角色分为3大类:末类、旦类、净类,1本戏中只由1人主唱,由正末演唱的戏称为“末本戏”,由正旦演唱的戏称为“旦本戏”。元杂剧中用“科范”来规定动作表情或指示舞台效果,简称“科”。 南戏的体制大为不同。不称“折”而称“出”,1般1部戏有几十出,规模宏大,能够演出曲折的故事。1般由“副末开场”,介绍剧情大意。音乐1般用南方的音乐,但在后期也吸收北方的音乐成分。演唱不限于1人,有独唱、对唱、合唱、轮唱等不同的演唱方式。他的动作表情和舞台提示叫“介”,不叫“科”。南戏善于讲述家庭和爱情故事,较少历史、公案之作。 在元代近百年的时间里,北杂剧创作风靡全国,作家云起,涌现出1批成就卓著的戏剧作家和演员,剧本成千上万,洋洋大观。著名的剧作家有被誉为“元曲4大家”的关汉卿、郑德辉、白朴、马致远等。关汉卿是元代最伟大的戏曲作家。他的重要作品分别有《窦娥冤》、《单刀会》、《望江亭》、《救风尘》等几十种。白、马、郑的《梧桐雨》、《汉宫秋》、《倩女离魂》也是脍炙人口的佳作。马致远还是写散曲的高手,被称为“曲状元”。而伟大的戏剧家王实甫创作了被称为是“天下夺魁”的《西厢记》,成为元代戏曲最高成就的代表作。《赵氏孤儿》是纪君祥的代表作,很早就被伏尔泰等人翻译到欧洲,为中国戏曲赢得了世界声誉。 明清传奇与唱腔 明清两代,在通俗白话小说获得长足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明清传奇也迎来了古代戏曲史上的第2个高峰。戏曲到明清两代分为杂剧和传奇两大类。杂剧虽然还有人写作与演出,如著名作家徐渭的“4声猿”(《雌木兰》、《女驸马》、《狂鼓史》、《玉禅师》),但已度过了它的黄金时期。明清传奇与宋元南戏1脉相承。《琵琶记》被称为“传奇之祖”,讲述了1个“3不从”的故事。而它的结构形式和艺术风格,也奠定了明清传奇的基本格局。 明清传奇荟萃了宋元南戏和杂剧的精华,成为明清时期主要的戏剧体裁。传奇在明清两代,在内容体制、舞台表演等方面都比南戏有进1步的发展,1直延续到清中叶乾隆后期,传奇的表演才逐渐衰微,而代之以地方戏的兴起。 传奇创作的黄金时期是在明万历以后,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出现了称为明代3大传奇的《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和汤显祖的杰作《牡丹亭》。除《牡丹亭》外,汤显祖还有《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合称“临川4梦”。由于对戏曲文学、音乐的理解不同,明代剧坛出现了不同的派别,如昆山派、临川派和吴江派等,著名剧作家有李开先、张凤翼、周朝俊、吕天成、孟称舜、冯梦龙等。围绕着《牡丹亭》的改编等问题,汤显祖与沈璟等人展开了有关戏曲理论方面的激烈争论,被称做“汤沈之争”。到清初更是出现了轰动曲坛的“南洪(升)北孔(尚任)”两位巨星,他们的代表作《长生殿》和《桃花扇》被称为是清代戏曲的“双壁”。 明中期由顾坚、魏良辅等艺人对4大声腔(海盐、余姚、弋阳、昆山)的昆山腔做了改革,被称为“水磨调”,低回婉转,悦耳动听。文人按曲填词,昆腔唱遍大江南北,成为明后期以后主要的唱腔。到清乾、嘉时期,统治曲坛的昆曲进入宫廷,脱离人民群众,逐渐被弋阳腔、秦腔、梆子腔、罗罗腔、2黄调等地方小戏所取代,这就是所谓的“雅部”与“花部”的对立。现代京剧就是以2黄调为主,吸收了其他地方戏曲声腔而形成的新剧种,至今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上。 明末清初还出现了1位著名的戏曲理论家李渔。在他的《闲情偶寄》中,有很多关于戏曲创作、表演等的精彩论述。 古代戏曲与小说 我国古代戏曲在成熟过程中吸收了诗、词、文以及民间歌舞、说唱技艺的成果,和小说的血缘关系尤为亲密。小说和戏曲在许多方面是互相借鉴和渗透的。在内容上,唐宋传奇和各种笔记小说,成为古代戏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宝库。著名的如明代汤显祖的“临川4梦”有“3梦”是直接取材于唐人小说:《紫钗记》本自《霍小玉传》,《邯郸记》本自沈即济《枕中记》,《南柯记》本自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反过来,戏曲的故事情节对小说的创作也有影响,如在《3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小说出现之前,在戏曲舞台上就有大量的“3国戏”、“水浒戏”以及“取经戏”上演,它们直接推动了长篇小说的诞生。在艺术形式上,小说和戏曲也都从对方吸取有益的养料完善自己,可以说是小说中有戏曲,戏曲中有小说。李渔就把小说看作是无声的戏曲,并将自己的小说集定名为《无声戏》。 有人把中国古代戏曲总结为以下几个特点: 1.始于离者,终于和。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中和之美”,戏曲也不例外。无论在戏曲开始阶段怎样渲染1种生离死别的氛围,但最后大多数是1个“大团圆”的结局。所以,中国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悲剧”。 2.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王国维说,中国戏曲的特点在于“以歌舞演故事”。也就是说中国的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用歌舞的手段表现1定长度的故事情节。因此,中国的戏曲是“歌剧”、“诗剧”,而非“话剧”。 3.离形取意,得意忘形。中国古代美学还讲究“意境”。戏曲也是如此,许多因素都是写意的,重“意”不重“形”。如抽象的脸谱、飘飞的水袖、简单的陈设,4个人千军万马,1转身千里万里,1支马鞭便有骏马驰骋,两支船桨可在水中荡漾。



5、我是大3学生 跪求 中国戏曲体制

北宋杂剧继承唐、5代优戏传统,以制造喜剧、滑稽气氛为目的。北宋杂剧通常是两段互相连续的演出,两段应是1场“艳段”和1场“正杂剧”,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说:“先做寻常熟事1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两段’。”宋杂剧通常有5个角色,为末泥、引戏、副净、副末,有时还添1个装孤,以末泥为长。上述5个角色的表演体制在北宋末期已经形成。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说:“其吹曲破断送,谓之把色。”在杂剧开场时要先吹奏乐曲曲破为杂剧演员上场进行“断送”,断送时所奏音乐可以理解为北宋杂剧的伴奏音乐。北宋时,随着杂剧表演形式的发展,人们开始进行剧本创作,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说“教坊大使在京师时,有孟角球,曾撰杂剧本子。” 南宋杂剧与金院本南北相隔,但2者体式近似.南宋杂剧仍然保持了北宋时期滑稽调笑的风格。南宋偏安于1隅,勾栏演出盛行,其杂剧必然受到说话、傀儡、影戏、新兴的南戏等伎艺的影响,它已经朝着表演传奇故事方向演变发展。南宋杂剧在北宋杂剧艳段和正杂剧两段基础上,在正杂剧后添入1段杂扮表演,共3段。从音乐结构方面说,南宋杂剧已将音乐成分引入杂剧体制中,周密《武林旧事》所载“官本杂剧段数”2百8十本里,半数以上都配有大曲等曲调名字,大曲遵循散板到慢板再到快板的形式。正杂剧配合曲调演出很多,艳段和杂扮剧目基本不配曲表演。南宋杂剧的角色行当仍然为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金代杂剧继承北宋杂剧的演出形式,形成“1场两段”的表演结构,即艳段、正杂剧两段。“院本名目”以不同表演路数为据,将艳段分为若干种类,如:“诸杂院爨”、“冲撞引首”、“和曲院本”等。其中“和曲院本”中共有十4个剧目配以曲调,曲调采取联套组曲形式,与南宋杂剧固定音乐结构相比更具有灵活性。更适合于舞台表演。金院本的角色行当为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装旦。金代杂剧已经将滑稽调笑推向最高峰, 宋代南戏是中国戏曲由雏形发展到完备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具有完整和独立的演出结构。与宋、金杂剧不同,南戏每次演出1个完整故事。南戏的演出结构我想以《张协状元》为例说明:先有副末开场,念两首词文交待前因后果并有伎艺表演和踏场表演;运用双线展开情节,男女主角分别上场,通过演唱、念白交待各自情绪和心理活动;正剧角色的上场通常是先唱曲,再念白以补充说明自己身份和心境,张协、王贫女、 王夫人都是如此。南戏的音乐曲调是利用当时民间流行传唱的词曲曲调,分宫定调进行演唱。宋代南戏的角色分为7种:生、旦、净、末、外、贴、丑。宋代南戏运用诗、歌、舞的综合舞台形式来表现完整的故事情节,角色模仿常人生活场景,运用歌唱、对白、舞蹈、身段、模拟动作、科浑等表演方式,制造戏剧冲突,反映人间故事,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从此走向成熟。

4、北杂剧体制较宋代南戏发展得更为成熟,形成1套严格地格律制度。北曲最初来源于北宋都城汴京以及中原1带的小唱、说唱音乐,随后又吸收了女真、蒙古等北方民族的曲调逐渐演变而成,北曲杂剧主要受到套数和诸宫调这两种曲牌连套体音乐体制的影响,其音乐的调式特点是7声音阶。元明北曲填词,1套曲牌中不换韵,韵辙则遵循元人周德清所编《中原音韵》为准。北曲杂剧的开场和散场没有固定的形式,是按照剧情的发展人物自然上下场,某些时候杂剧在结束时有“打散”的表演。北曲杂剧的剧本分旦本和末本。元代元杂剧的角色有正末、小末、外末、冲末、正旦、小旦、外旦、老旦、禾旦、净,另有孤、驾、卜儿等,正旦、正末为主角,正旦或正末1人演唱,1韵到底;其他都是配角。宋金与宋元南北政权的划地分据,导致南曲与北曲两大声腔系统的形成,随着元朝的统1,这两大声腔相互交融,使得南戏在体制上规范化。宋元南戏的曲牌联套并不完全遵从宫调理论,南戏演唱不用管弦乐器伴奏,采用徒歌的方式,在曲腔尾部用人声帮和。南戏是生旦双主角制。明代南戏继承了宋元南戏的演出体制。其登场规则是主角生先出场,次由主角旦出场,场次的划分以舞台上全部人物念完下场诗后下场为1个段落,通常是数十场。王骥徳《曲律·论部色3十7》中:“今之南戏,则有正生、贴生(或小生)、正旦、贴旦、老旦、小旦、外、末、净、丑(即中净)、小丑(即小净),共十2人,或十1人,与古小异。”明代南戏的音乐组成方式为联套套曲与犯调,其曲牌联套,并不要求每1支曲子1定用相同宫调的曲牌,不同宫调的曲牌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和色彩。南曲曲牌习惯上分为引子、过曲和尾声。明代嘉靖之后,不同地域的南戏出现1些变体声腔,这些声腔是在曲牌联套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创造了“滚调”的演唱形式。滚调的出现打破了南戏原先固有的曲牌体音乐形式,丰富了曲牌音乐的表现力,并预示新的音乐唱腔结构的到来。传奇是明代南戏发展到明中后期的另1个名称,其演出体制与南戏略有不同。南戏剧本,宋元时人称之为“戏文”。明代之后称为“传奇”,其名称始于唐代裴鉶所作文言小说集《传奇》,后人用它来指称唐代所有文言小说。随着明代南戏的兴盛,“传奇”名称逐渐为南戏剧本所专用。宋元南戏不分出,明传奇里开始分出,出目1般都用几个字概括本出主要剧情。明代传奇通常把开场第1出称作“副末开场”,开场结束后有下场诗,明初的下场诗中将戏名隐于诗中,至明中叶后,下场诗交由戏房的人来念诵。南曲填词,1套曲牌中时有换韵。明代南戏至传奇阶段所用韵以明初编订的《洪武正韵》字音为准。明代南戏在嘉靖时期折子戏盛行,嘉靖3十2年刊本《风月锦囊》将当时流行的南戏剧本4十4种,选择若干场刊印,称作“新刊摘汇奇妙戏式”。折子戏的形成促进了戏曲角色行当的科学化分工,次要角色真正走向成熟。戏曲舞台由剧本中心制转化为艺人中心制。折子戏的出现是中国戏曲体式发展的结果,是人们欣赏口味的提高推动戏曲自身不断完善的必然结果。明代中后期至清初,北曲杂剧逐渐消亡,在南方盛行的传奇逐渐占有全国市场。由于地域性差异,形成清初弦索腔系、西秦腔、高腔、昆腔这4大声腔并存的局面,至乾隆年间诸腔调互相渗透,彼此吸收,更兼有板式变化体的唱腔体式逐渐崛起,这对于梆子腔系统和2黄腔系统声腔有着深远地影响。板式变化体音乐体制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由1个对称上下句构成的乐段,通过板式变化,对其音乐进行各种不同变奏,使之符合剧情需要。板式变化体音乐结构反映在唱词上是以7字句或十字句的诗行体、上下对句压韵。板式变化体音乐体制的形成,促进梆子、皮黄等声腔的剧本体制改革:由分出变为分场,使传奇繁冗的剧本体制得到彻底改观。清代戏曲表演逐渐明确行当的区分。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卷5“新城北录下”记载了当时昆、弋等腔通行的“江湖十2角色”名目,说是:“梨园以副末开场,为领班。副末以下老生、正生、老外、大面、2面、叁面7人,谓之男角色。老旦、正旦、小旦、贴旦4人,谓之女角色。打诨1人,谓之杂。此江湖十2角色。”。



6、有关戏曲的作文怎么写呀??

戏剧是综合性艺术。中国古代戏曲与诗、词、文、赋等文学体裁不同的是:戏曲既作为阅读的文本存在(“案头之作”),包括剧本的情节、结构、关目、宫调、曲牌、文辞、声韵等方面;又有着复杂的艺术形式(“场上之戏”),包括唱、念、做、打以及舞台布景、音乐伴奏等,是1门综合性的艺术。因此,戏曲从萌芽到成熟是1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国戏曲被称为“晚熟”的艺术。它发端于先秦两汉,酝酿于隋唐,形成于宋金,繁荣兴盛于元,发展演变于明清。直到今天,中国戏曲发展为以国剧——京剧为代表,由众多地方戏曲组成的戏曲大家庭,仍然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为大家带来无穷乐趣。而昆曲,也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人类艺术殿堂的瑰宝。 古代戏曲的起源 古代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称为世界3大戏剧艺术之1。同时,戏曲在我国文学艺术园地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常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它们分别代表了各个时代最杰出的文学艺术成就。元代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黄金时代,但中国古代戏曲并非是元代1个时期的艺术,它的萌芽、生长、繁荣,贯通了中国上下5千年的历史。 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大体有两条线索,1是从原始社会的巫术表演、西周末年的俳优滑稽表演到西汉百戏中的角抵戏,再到唐代的参军戏,故事表演日渐丰富,逐渐成为戏剧的主体。另1条是由原始歌舞到汉魏隋唐的代面、钵头、踏摇娘等歌舞戏演出,使得民间歌舞艺术获得极大的发展,为戏曲宫调、曲牌、声韵的成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宋金时期是戏曲发展的关键时期。 我们追述戏曲的源头,往往要提及“优孟衣冠”。优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是1名职业演员,与当时的楚相孙叔敖相识。孙叔敖生前为官廉洁,没有积攒下什么财产。他去世前叮嘱儿子,如果有1天家里穷得过不下去了,就去找优孟想办法。果然,孙叔敖的妻儿在他去世后生活贫困,他的儿子靠打柴为生。1天,孙叔敖的儿子路遇优孟,将自己的生活状况和父亲的遗言告诉了他。优孟按照孙叔敖生前的模样装扮起来,经过1段时间的排练,与孙叔敖生前的言谈举止1模1样了,就去见楚王。楚王看到孙叔敖“重生”,非常惊讶,请他再来做宰相。优孟说,我要回家和老婆商量1下再说。过了几天,他答复楚王说,我的太太说了,不能做楚国的相。楚王问为什么,优孟说,你没看见孙叔敖的先例吗?生前为楚国办了那么多大事情,死后儿子靠打柴为生,又有什么好处呢?于是楚王下令,给孙叔敖的儿子许多封地,让忠臣的后代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这就是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优孟衣冠”的典故。 元代杂剧与体制 元代是我国戏曲繁荣兴盛的时期。元代戏曲主要分为杂剧和南戏两大类,2者各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元杂剧继承了宋金杂剧、诸宫调等表演艺术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南戏起源于温州等东南沿海1带,又叫“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宋元南戏的代表作为“荆、刘、拜、杀”,成就最高的是《琵琶记》。由于南戏在元代前期处于发展的薄弱阶段,还不能与杂剧1争高下,所以代表元代最高文学成就的是元杂剧。 元杂剧有完整的艺术形态,剧本主要由唱曲、宾白和表演3部分组成。在体制上,元杂剧以“折”为单位,1本通常为4折,个别也有1本5到6折的。此外每本还加有1场或两场戏,称为“楔子”,位置或在折前或在两折之间,用来介绍人物、情节等。每本在结尾时有1对或两对对子,称为“题目正名”,如“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在音乐方面,元杂剧有严格的规定,1折戏只用1套曲子,由同1宫调的不同曲子组成,而且同1套曲子的排列顺序也比较固定。元杂剧用北曲演唱,乐器主要使用琵琶等弦乐,风格豪放激越。在角色设置上,元杂剧角色分为3大类:末类、旦类、净类,1本戏中只由1人主唱,由正末演唱的戏称为“末本戏”,由正旦演唱的戏称为“旦本戏”。元杂剧中用“科范”来规定动作表情或指示舞台效果,简称“科”。 南戏的体制大为不同。不称“折”而称“出”,1般1部戏有几十出,规模宏大,能够演出曲折的故事。1般由“副末开场”,介绍剧情大意。音乐1般用南方的音乐,但在后期也吸收北方的音乐成分。演唱不限于1人,有独唱、对唱、合唱、轮唱等不同的演唱方式。他的动作表情和舞台提示叫“介”,不叫“科”。南戏善于讲述家庭和爱情故事,较少历史、公案之作。 在元代近百年的时间里,北杂剧创作风靡全国,作家云起,涌现出1批成就卓著的戏剧作家和演员,剧本成千上万,洋洋大观。著名的剧作家有被誉为“元曲4大家”的关汉卿、郑德辉、白朴、马致远等。关汉卿是元代最伟大的戏曲作家。他的重要作品分别有《窦娥冤》、《单刀会》、《望江亭》、《救风尘》等几十种。白、马、郑的《梧桐雨》、《汉宫秋》、《倩女离魂》也是脍炙人口的佳作。马致远还是写散曲的高手,被称为“曲状元”。而伟大的戏剧家王实甫创作了被称为是“天下夺魁”的《西厢记》,成为元代戏曲最高成就的代表作。《赵氏孤儿》是纪君祥的代表作,很早就被伏尔泰等人翻译到欧洲,为中国戏曲赢得了世界声誉。 明清传奇与唱腔 明清两代,在通俗白话小说获得长足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明清传奇也迎来了古代戏曲史上的第2个高峰。戏曲到明清两代分为杂剧和传奇两大类。杂剧虽然还有人写作与演出,如著名作家徐渭的“4声猿”(《雌木兰》、《女驸马》、《狂鼓史》、《玉禅师》),但已度过了它的黄金时期。明清传奇与宋元南戏1脉相承。《琵琶记》被称为“传奇之祖”,讲述了1个“3不从”的故事。而它的结构形式和艺术风格,也奠定了明清传奇的基本格局。 明清传奇荟萃了宋元南戏和杂剧的精华,成为明清时期主要的戏剧体裁。传奇在明清两代,在内容体制、舞台表演等方面都比南戏有进1步的发展,1直延续到清中叶乾隆后期,传奇的表演才逐渐衰微,而代之以地方戏的兴起。 传奇创作的黄金时期是在明万历以后,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出现了称为明代3大传奇的《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和汤显祖的杰作《牡丹亭》。除《牡丹亭》外,汤显祖还有《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合称“临川4梦”。由于对戏曲文学、音乐的理解不同,明代剧坛出现了不同的派别,如昆山派、临川派和吴江派等,著名剧作家有李开先、张凤翼、周朝俊、吕天成、孟称舜、冯梦龙等。围绕着《牡丹亭》的改编等问题,汤显祖与沈璟等人展开了有关戏曲理论方面的激烈争论,被称做“汤沈之争”。到清初更是出现了轰动曲坛的“南洪(升)北孔(尚任)”两位巨星,他们的代表作《长生殿》和《桃花扇》被称为是清代戏曲的“双壁”。 明中期由顾坚、魏良辅等艺人对4大声腔(海盐、余姚、弋阳、昆山)的昆山腔做了改革,被称为“水磨调”,低回婉转,悦耳动听。文人按曲填词,昆腔唱遍大江南北,成为明后期以后主要的唱腔。到清乾、嘉时期,统治曲坛的昆曲进入宫廷,脱离人民群众,逐渐被弋阳腔、秦腔、梆子腔、罗罗腔、2黄调等地方小戏所取代,这就是所谓的“雅部”与“花部”的对立。现代京剧就是以2黄调为主,吸收了其他地方戏曲声腔而形成的新剧种,至今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上。 明末清初还出现了1位著名的戏曲理论家李渔。在他的《闲情偶寄》中,有很多关于戏曲创作、表演等的精彩论述。 古代戏曲与小说 我国古代戏曲在成熟过程中吸收了诗、词、文以及民间歌舞、说唱技艺的成果,和小说的血缘关系尤为亲密。小说和戏曲在许多方面是互相借鉴和渗透的。在内容上,唐宋传奇和各种笔记小说,成为古代戏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宝库。著名的如明代汤显祖的“临川4梦”有“3梦”是直接取材于唐人小说:《紫钗记》本自《霍小玉传》,《邯郸记》本自沈即济《枕中记》,《南柯记》本自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反过来,戏曲的故事情节对小说的创作也有影响,如在《3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小说出现之前,在戏曲舞台上就有大量的“3国戏”、“水浒戏”以及“取经戏”上演,它们直接推动了长篇小说的诞生。在艺术形式上,小说和戏曲也都从对方吸取有益的养料完善自己,可以说是小说中有戏曲,戏曲中有小说。李渔就把小说看作是无声的戏曲,并将自己的小说集定名为《无声戏》。 有人把中国古代戏曲总结为以下几个特点: 1.始于离者,终于和。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中和之美”,戏曲也不例外。无论在戏曲开始阶段怎样渲染1种生离死别的氛围,但最后大多数是1个“大团圆”的结局。所以,中国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悲剧”。 2.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王国维说,中国戏曲的特点在于“以歌舞演故事”。也就是说中国的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用歌舞的手段表现1定长度的故事情节。因此,中国的戏曲是“歌剧”、“诗剧”,而非“话剧”。 3.离形取意,得意忘形。中国古代美学还讲究“意境”。戏曲也是如此,许多因素都是写意的,重“意”不重“形”。如抽象的脸谱、飘飞的水袖、简单的陈设,4个人千军万马,1转身千里万里,1支马鞭便有骏马驰骋,两支船桨可在水中荡漾。 麻烦采纳,谢谢!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