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戏曲演员都要化妆?戏曲演员的基本功是什么?
1、为什么戏曲演员都要化妆?
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习惯,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分行方法,近代以来,由于不少剧种的“末”行已逐渐归入“生”行,通常把“生、旦、净、丑”作为行当的4种基本类型。每个行当又有苦干分支,各有其基本固定的扮演人物和表演特色。其中,“旦”是女角色的统称;“生”、“净”、两行是男角色;“丑”行中除有时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色。 1般来说,“生”、“旦”的化妆,是略施脂粉以达到美化的效果,这种化妆称为“俊扮”,也叫“素面”或“洁面”。其特征是“千人1面”,意思是说所有“生”行角色的面部化妆都大体1样,无论多少人物,从面部化妆看都是1张脸;“旦”行角色的面部化妆,也是无论多少人物,面部化妆都差不多。“生”、“旦”人物个性主要靠表演及服装等方面表现. 脸谱化妆,是用于“净”、“丑”行当的各种人物,以夸张强烈的色彩和变幻无穷的线条来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与“素面”的“生”、“旦”化妆形成对比。“净”、“丑”角色的勾脸是因人设谱,1人1谱,尽管它是由程式化的各种谱式组成,但却是1种性格妆,直接表现人物个性,有多少“净”、“丑”角色就有多少谱样,不相雷同。因此,脸谱化妆的特征是“千变万化”的。 “净”,俗称花脸。以各种色彩勾勒的图案化的脸谱化妆为突出标志,表现的是在性格气质上粗犷、奇伟、豪迈的人物。这类人物在表演上要音色宽阔宏亮,演唱粗壮浑厚,动作造型线条粗而顿挫鲜明,“色块”大,大开大合,气度恢宏。如关羽、张飞、曹操、包拯、廉颇等即是净扮。 净行人物按身份、性格及其艺术、技术特点的不同,大体上又可分为正净(俗称大花脸)、副净(俗称2花脸)、武净(俗称武2花)。副净中又有架子花脸和2花脸。丑的俗称是小花脸或3花脸。 正净(大花脸),以唱工为主。京剧中又称铜锤花脸或黑头花脸,扮演的人物有《将相和》的廉颇,大多是朝廷重臣,因而以气度恢宏取胜是其造型上的特点。 副净(也可通称2花脸),又可分架子花脸和2花脸。架子花脸,以做工为主,重身段动作,多扮演豪爽勇猛的正面人物,如鲁智深、张飞、李逵等。也有扮反面人物的,如京剧中抹白脸的曹操等1类,也由架子花脸扮演。在其它剧种里大多不称架子花脸,有的剧种叫草鞋花脸,如川剧、湘剧等。2花脸也是架子花脸的1种,戏比较少,表演上有时近似丑,如《法门寺》中的刘彪等。 武净(武2花),分重把子工架和重跌朴摔打两类。重把子工架1类扮演的人物如《金沙滩》的杨7郎、重跌朴摔打1类,又叫摔打花脸。如《挑滑车》中牛皋为架子花脸,金兀术为武花脸,金兀术的部将黑风利为摔打花脸。 “丑”(小花脸或3花脸),是喜剧角色,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多扮演滑稽调笑式的人物。在表演上1般不重唱工,以念白的口齿清晰流利为主。可分文丑和武丑两大分支。 戏曲中人物行当的分类,在各剧种中不太1样,以上分类主要是以京剧的分类为参照的,因为京剧融汇了许多剧种的精粹,代表了大多数剧种的普遍规律,但这也只能是大体上的分类。具体到各个剧种中,名目和分法要更为复杂。
2、戏曲演员的基本功是什么?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3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1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那么戏曲演员的基本功是什么?下面来简单说说。
1、 唱 学习唱功的第1步是喊嗓、吊嗓,扩大音域、音量,锻炼歌喉的耐力和音色,还要分别字音的4声阴阳、尖团清浊、5音4呼,练习咬字、归韵、喷口、润腔等技巧。当演员掌握了这1切时,更重要的则是善于运用声乐技巧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感情与精神状态。
2、 念 戏曲演员从小练基本功,念白也是必修课目之1。掌握了口齿、力度、亮度等要领之后,还须结合具体剧目,根据人物的特点和情节的开展,妥善处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节奏变化,达到既能悦耳动听,又能语气传神的艺术境界。
3、 做 做是舞蹈化的形体动作的泛称,是加工形态的生活动作,通过手﹙手势﹚、眼﹙眼神﹚、身﹙身段﹚、步﹙步法﹚等的灵活运用,使人物的形象、气质更增光彩。在京剧里,大祇当戏剧冲突激化、人物感情波动时,做功的幅度就加大,做功的挥洒就更夸张起来。做功泛指表演技巧,1般又特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是戏曲有别于其他表演艺术的主要标志之1。
4、 打 打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用以表现战斗生活或特定的生活情景﹐如跌跤、挣扎、晕厥等。凡用古代兵器刀枪剑戟等(习称“把子”)对打或独舞的,称“把子功”﹔在毯子上翻滚跌扑的﹐称“毯子功”,还有成套的连续性的武功技术,如“起霸”、“走边”、“趟马”等,1般用来渲染战斗气氛和英武人物的精神面貌。 关于戏曲演员的基本功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3、1场戏曲几个演员演同1个角色为什么
。
4、为什么戏曲演员都要化妆?
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习惯,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分行方法,近代以来,由于不少剧种的“末”行已逐渐归入“生”行,通常把“生、旦、净、丑”作为行当的4种基本类型。每个行当又有苦干分支,各有其基本固定的扮演人物和表演特色。其中,“旦”是女角色的统称;“生”、“净”、两行是男角色;“丑”行中除有时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色。 1般来说,“生”、“旦”的化妆,是略施脂粉以达到美化的效果,这种化妆称为“俊扮”,也叫“素面”或“洁面”。其特征是“千人1面”,意思是说所有“生”行角色的面部化妆都大体1样,无论多少人物,从面部化妆看都是1张脸;“旦”行角色的面部化妆,也是无论多少人物,面部化妆都差不多。“生”、“旦”人物个性主要靠表演及服装等方面表现. 脸谱化妆,是用于“净”、“丑”行当的各种人物,以夸张强烈的色彩和变幻无穷的线条来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与“素面”的“生”、“旦”化妆形成对比。“净”、“丑”角色的勾脸是因人设谱,1人1谱,尽管它是由程式化的各种谱式组成,但却是1种性格妆,直接表现人物个性,有多少“净”、“丑”角色就有多少谱样,不相雷同。因此,脸谱化妆的特征是“千变万化”的。 “净”,俗称花脸。以各种色彩勾勒的图案化的脸谱化妆为突出标志,表现的是在性格气质上粗犷、奇伟、豪迈的人物。这类人物在表演上要音色宽阔宏亮,演唱粗壮浑厚,动作造型线条粗而顿挫鲜明,“色块”大,大开大合,气度恢宏。如关羽、张飞、曹操、包拯、廉颇等即是净扮。 净行人物按身份、性格及其艺术、技术特点的不同,大体上又可分为正净(俗称大花脸)、副净(俗称2花脸)、武净(俗称武2花)。副净中又有架子花脸和2花脸。丑的俗称是小花脸或3花脸。 正净(大花脸),以唱工为主。京剧中又称铜锤花脸或黑头花脸,扮演的人物有《将相和》的廉颇,大多是朝廷重臣,因而以气度恢宏取胜是其造型上的特点。 副净(也可通称2花脸),又可分架子花脸和2花脸。架子花脸,以做工为主,重身段动作,多扮演豪爽勇猛的正面人物,如鲁智深、张飞、李逵等。也有扮反面人物的,如京剧中抹白脸的曹操等1类,也由架子花脸扮演。在其它剧种里大多不称架子花脸,有的剧种叫草鞋花脸,如川剧、湘剧等。2花脸也是架子花脸的1种,戏比较少,表演上有时近似丑,如《法门寺》中的刘彪等。 武净(武2花),分重把子工架和重跌朴摔打两类。重把子工架1类扮演的人物如《金沙滩》的杨7郎、重跌朴摔打1类,又叫摔打花脸。如《挑滑车》中牛皋为架子花脸,金兀术为武花脸,金兀术的部将黑风利为摔打花脸。 “丑”(小花脸或3花脸),是喜剧角色,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多扮演滑稽调笑式的人物。在表演上1般不重唱工,以念白的口齿清晰流利为主。可分文丑和武丑两大分支。 戏曲中人物行当的分类,在各剧种中不太1样,以上分类主要是以京剧的分类为参照的,因为京剧融汇了许多剧种的精粹,代表了大多数剧种的普遍规律,但这也只能是大体上的分类。具体到各个剧种中,名目和分法要更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