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的戏曲板式,请介绍地方戏的三种剧种
1、板式的戏曲板式
1个小节即为1板。依板眼形式的不同,分别称为1板3眼(4拍子)、1板1眼(2拍子)、有板无眼(1拍子,或称流水板)、无板无眼(散板)等。
2、指下板形式,即节奏形式。这是昆曲中通用的音乐术语。例如,唱腔中字随板出的称“迎头板”,后半拍出字的称为“腰板”(亦称“?板”)或“腰眼”;散板曲调不点板眼,只是在1句唱腔终了时方下1板,称为“截板”或“底板”。板眼:板表示强拍,眼表示弱拍手和次强拍,有板无眼(1/4):每1小节只有1拍,并以4分音符为1强拍(1/4),1板。1板1眼(2/4),每小节有两拍,1强拍,1弱拍,1板。
2、请介绍地方戏的3种剧种
豫剧;豫剧是我国梆子腔剧种中重要的1支。其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乾隆十年(1745年)编纂的《杞县志》卷7《风土风俗》篇,清朝李绿园于乾隆4十2年(1777年)成书的《歧路灯》和乾隆5十3年(1788)《杞县志》所记载,当时本地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1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合班演出,又被称为"梆罗卷"。 初时以清唱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因而发展非常迅速。豫剧起源已经很难考证,说法不1。1说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而成,1说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 评剧的前身是莲花落,原名“平腔梆子戏”,俗称“唐山落子”,“蹦蹦戏”,关外有“奉天落子”的称谓。莲花落这种民间说唱艺术历史悠久,流域甚广,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评剧产生于河北东部。
3、京剧词汇
(1)真嗓亦名大嗓、本嗓。京剧演员发音方法之1。演唱时,气从丹田而出,通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来,称为真嗓。用真嗓发出的声音称真声。如丹田气经过喉腔时,演员将喉腔缩小,使之发出比真嗓较高的音调,则称为假嗓。真嗓与假嗓在行腔时衔接自然,不露痕迹,就能使音域宽广,高低音运转自如。京剧的生行(老生、武生、红生)、净行、丑行、老旦等行当,在演唱时均用真嗓。小生演唱用假嗓,但念白则用真假嗓结合。 (2)假嗓亦名小嗓、2本嗓。京剧演员发音方法之1。系与真嗓、大嗓、本嗓相对而言。用假嗓发出的声音称假声。发声时,与真嗓相比喉孔缩小,部位抬高,气流变细。假嗓发音的音调较真嗓为高。京剧的旦角、小生的演唱均用假嗓,但2者声音的刚柔力度有所不同。 (3)左嗓,京剧声乐。
4、京剧中的9调十8腔指的什么
十8腔指
真嗓
水墨京剧人物 (11张)
亦名大嗓、本嗓。京剧演员发音方法之1。演唱时,气从丹田而出,通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来,称为真嗓。用真嗓发出的声音称真声。如丹田气经过喉腔时,演员将喉腔缩小,使之发出比真嗓较高的音调,则称为假嗓。真嗓与假嗓在行腔时衔接自然,不露痕迹,就能使音域宽广,高低音运转自如。京剧的生行(老生、武生、红生)、净行、丑行、老旦等行当,在演唱时均用真嗓。小生演唱用假嗓,但念白则用真假嗓结合。
假嗓
亦名小嗓、2本嗓。京剧演员发音方法之1。系与真嗓、大嗓、本嗓相对而言。用假嗓发出的声音称假声。发声时,与真嗓相比喉孔缩小,部位抬高,气流变细。假嗓发音的音调较真嗓为高。京剧的旦角、小生的演唱。
5、听音调如何区分戏曲剧种
楼上的长篇大论显然营养不够,请看我的理解。
呵呵,如果您1点都不懂就没办法讲了。
最好辨认的是京剧,是 京胡伴奏,唱腔极富个性,生旦净末丑分明,有脸谱。老生唱腔清澈,声音就像是喉部发出可以看看《定军山》《空城计》等等,小生的声音调高,有点像捏着嗓子唱的《群英会》《白门楼》等,老旦唱腔是真嗓,有男子风格,可以看1下《钓金龟》,《徐母骂曹》等。青衣,小旦是假嗓,流派众多,建议看下程派的《锁麟囊》和梅派的《贵妃醉酒》。花脸比较突出,现在最流行的是裘派,《铡美案》《探阴山》《锁5龙》《盗御马》等等,都是名剧。
越剧 1般来看女子演戏的多,大多是有女子扮男子,以浙江方言演唱,婉转柔和,但是和沪剧容易混淆,基本上没脸谱。
川剧 有变脸的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