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戏曲里面有句 牛头马面叫啥名字呀,戏曲里面有个叫继宝的叫什么戏
1、有段戏曲里面有句 牛头马面叫啥名字呀
牛头又叫阿傍、阿防。《5苦章句经》说:“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持钢铁钗。”据《铁城泥犁经》说,牛头“于世间为人时,不孝父母,死后为鬼卒,牛头人身”。有的佛经牛头人又作“防逻人”,巡逻访捕逃跑犯人之意。 马面又叫马头罗刹。“罗刹”为恶鬼,故马头罗刹即马头鬼。形象为马头人身,与牛头是老搭档。《楞严经》卷8称“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狮子,牛头狱卒,马面罗刹,手持枪矛,驱入城内,向无间狱。” 民间传说中,牛头马面有时是阎王、判官的爪牙,有时爱占点小便宜,有时干点违法乱纪的事,有时又很有同情心。这些也是封建时代人间差役的形象。 牛头马面等鬼卒,本出自佛教,后被道教吸收。在佛教并不常见,而在道观中常能见到他们的影子。 传说,牛头马面原在地府掌管实权,后来为什么只当了阎王手下的1个捉人差役?说起来,还有1段有趣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丰都城有个姓马的员外,在城内算是个财权双全的巨头。按说,他也该心满意足了,但有1件事情却总是耿耿于怀,因他年已6旬,先后娶了十1个“偏房”,才仅有1个独丁。无论怎么求神许愿,终不能如愿以偿。不用说,马员外对他那个独子马1春,就视如掌上明珠了。但他十分担心,如果万1不幸,不仅断了马家香火。而且万贯家业也无后继之人。为此,他日夜忧愁,不知所措。 哪料屋漏又遇连夜雨。1天,马员外用过早餐,准备出门备办酒菜,为儿子明日满十8周岁办个喜酒。说来也巧,正在这时,有个8字先生从门前经过,口中琅琅有词:“算命罗,算命!” 马员外听见喊声,心中大喜,竟把出门之事忘记得1干2净。于是手提长衫,疾步走下台阶,恭请8字先生进屋上坐,茶毕,马员外诚恳地说:“先生,请给我家小儿算个命好吗?” 8字先生点头说道:“可以,可以。” 马员外立即给儿子报了生庚时辰。8字先生屈指1算,不禁大惊失色,脱口而出道:“哎呀,不好!” 马员外大吃1惊,顿时吓得冷汗直流:“啥?” “小人不便启齿。”8字先生摇了摇头,长叹1声。 马员外心里越发慌张,但为了急于弄个清楚,央求道:“请先生免虑,直说不防。” 8字先生迟疑片刻,说道:“你家少爷衣禄不错,可惜阳寿太短,太短啊!” “多少?” “十8岁。” 马员外“妈呀”1声,晕到在地,半天才苏醒过来,面色如土。想不到明日小儿的十8岁生日,竟成了他寿终之期。想到此,便是1阵碎心裂肝的痛哭。又过了好1阵,才抽泣着问道:“先生,先生,求求你想各个办法,救救我那可怜的儿子吧!” 8字先生想了1会说:“凡人哪有办法,只有1条,不知员外舍不舍得破费呢?” 马员外听说还有办法可想,心里自然就平静多了,忙说:“只要能救儿子,哪怕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8字先生这才告诉他:在明晚半夜子时,你办1桌最丰盛的酒菜,用食盒装好,端到“鬼门关”前十2级台阶上,把酒菜送给那两个下棋的人。不过,你要连请他们3次,耐心等待,切莫急躁。马员外11记在心上。 第2天,当他来到指定地点,果见有两个人正在那里专心下棋。这两位不是别人,正是牛头、马面。 马员外不敢惊动他们,只好悄悄跪在1旁,把食盒顶在头上默默第看着。当他俩下完了1盘棋后,他才小心翼翼地请道:“2位神爷,请吃了饭再下吧!” 那2人似听非听,不语不答,又下起第2盘棋来。 马员外如此恭候到第2局完,还是不见动静。他有些急了,但又不敢冒犯,只好虔诚地跪在那里静候。又过了1会,牛头突然把棋子1放:“马老弟,我们走吧,时辰到了。”马面也忙放下棋子,收好棋盘,准备下山。 这下,马员外着慌了,担心错过机会,误了大事,忙提高嗓子喊道:“2位神爷,请吃过饭再走吧!” 牛头马面回头看了1眼,问道:“你是谁?” 马员外见时机已到,忙讨好地说道:“2位神爷太辛苦了,想此时腹中已经饥饿,小人略备素酒简肴,请神爷们充饥解渴!” 牛头、马面见此人这般诚心,又看盒中的美味佳肴那么丰盛,不禁垂涎欲滴。马面悄悄的对牛头说:“牛大哥,我们此番出差,尚未用饭,就此饱餐1顿吧。也难为这人1片心意,你看如何?”牛头也早有此意,只是不便启齿,当下点头说道:“吃了下山也不为迟。”说罢,便犹如风卷残叶般,以下便将饭菜吃个精光,正要扬长而去,见送饭人还跪在地上,于是问道:“你为我等破费,想必有事相求吗?” 马员外忙叩头作揖道:“小人正有为难之事,求2位神爷帮助。”说着还烧了1串钱纸。 牛头马面过意不去,只好说:“你有何事,快快讲吧!我等还有要事远行呢。” “2位神爷,我只有1个命子,阳寿快终,求2位神爷高抬贵手吧。” “叫啥名字呢?” “马1春。” 牛头翻开崔判官给他的“勾魂令”1看,大惊道:“马老弟,我俩要去捉拿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儿子,只是时辰未到,没想到......这......” 马员外连连磕头:“2位神爷若能延他的阳寿,小人感恩不尽,定当重谢!” 牛头说:“阴曹律条严明,不好办哪!” 马员外暗暗着急,灵机1动,转向马面说:“我有个姓马的兄长也在阴曹地府掌管大权,你们不办,我只好去找他了。” 马面听了,心想,这阴曹地府从王到鬼我都认识,姓马的除了我就无他人了。如果这亲戚是我,可我又没有见到过他,于是便试探地问道:“我也姓马,不知你那兄长是谁?” 马员外惊喜地说:“小人有眼无珠,1笔难写2个‘马’字,有劳兄长了。” 马面说:“你说你是我兄弟,我怎么不记得?” “你到阴曹地府后就喝了迷魂茶,阳间地事情忘得1干2净,哪里还记得?” 马面1想,他说的着实不假,如今又吃了他的东西,这事不办不好,便个牛头交换了1个眼色。牛头会意,既然如此,干脆就作个人情吧,也图他几个0钱花。于是,趁着醉酒,便回曹作罢。这事被阎罗天子知道了,派白无常亲自查明,确有其事。阎罗天子顿时火冒3丈,即令把牛头、马面押上殿来。为了杀1敬百,他当着群臣之面,将他俩各重责4十大板,接着又吹了两口阴风,顿时,牛头、马面便还了原形。阎罗天子见他俩实有悔改之心,就将其削官为役,留在地府当了捉人的小差。
2、戏曲里面有个叫继宝的叫什么戏
《清风亭》《清风亭》写薛荣妻妾不和,妾周氏生下1子,被迫抛在荒郊,被以打草鞋为生的老人张元秀夫妻拾得,取名张继保,抚育成人。13年后,张继保在清风亭被生母周氏带走。张元秀夫妻思儿成疾,每日到清风亭盼子归来。张继保得中状元,路过清风亭小憩。张老夫妻前往相认,但张继保忘恩负义,不肯相认,把老夫妻当成乞丐,只给他们2百钱。老婆婆悲愤已极,把铜钱打在他脸上,夫妻相继碰死在亭前。张继保也被暴雷殛死。此剧又名《天雷报》、《雷殛张继保》。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 8记有唐代张仁龟故事,与这部作品的内容近似。明秦鸣雷(1518~1593)作有《合钗记》传奇(已佚),1名《清风亭》,曾在弋阳腔中盛演。描写同1题材的传奇,还有鲁怀德(生平不详)《藏珠记》,明代戏曲选集《词林1枝》、《8能奏锦》、《尧天乐》中收有0折;李宗泰(字华峰,江苏长洲人,生平不详)《清风亭》,已佚。《清风亭》在群众中影响较大,有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焦循说到他幼时观看演出,农村观众"其始无不切齿,既而无不大快。铙鼓既歇,相视肃然,罔有戏色;归而称说,浃旬未已"。它揭示了封建社会阶级之间的对立,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道德观。全剧以雷殛结束,也表现了古代人民惩治恶人的强烈愿望。剧作自然、流畅,富有真情实感;《赶子》、《盼子》、《认子》等折极为动人。张老夫妻善良、纯朴而倔强的形象塑造得颇为生动,周氏、张继保的性格也都真实可信。《清风亭》在后世舞台流传很广,蒲剧、徽剧、京剧、汉剧、川剧、湘剧、晋剧、秦腔、豫剧等不少剧种均有演出。
3、宝黛钗爱情与戏曲中才子佳人爱情有什么不同?
红楼梦本身就是才子佳人的1种 不同的是宝玉没有仕途的心,最后的结局不是宝玉考中,和林妹妹在1起,这和才子佳人传达的精神信念是不1样的,红楼本身没有鼓励才子报效国家。
4、港诡实录里的戏曲叫什么
反复听了很多次,对照了台词,确定是《紫钗记》——其实玩游戏需要搜钗就知道了。 港诡实录人脸蜘蛛的故事中,有1段女伶的歌曲,这段歌曲出自我国古代明代戏剧家汤显祖所创作的戏剧剧本“紫钗记”,该剧被改编为昆曲、粤剧、京剧等多种戏曲表演形式,是中国古典戏曲瑰宝。 紫钗记内容介绍 陇西才子李益,游学长安,年过弱冠,尚未娶亲,便托鲍4娘为他寻佳配。 4娘应诺,想到霍王府小娘霍小玉,年方28,才貌俱佳,况4娘又是小玉的歌舞教师,便想将小玉介绍与李。 她知小玉要在元宵节去观灯,便约请李益去约看。 元宵这晚,李益与崔允明、韦夏卿2友同去街上观赏。小玉和母亲郑6娘,丫环浣纱也来观灯,忽见前面有几个秀才,忙避开,不小心头上佩带的紫玉燕钗挂在梅树梢上,被李益捡到。 小玉发觉钗子丢失,忙来寻找,两人相见。小玉已从鲍4娘处听到过李益的诗才名,今1相见,更觉李益可爱,求还玉钗,李益推说让个媒人送还。 第2天,鲍4娘受4娘李益之托前去说亲。4娘手持紫玉钗,说李益托她来求盟定。小玉心中暗喜,推说需母亲定夺。郑6娘听了鲍4娘的话,又女儿不反对,也就应允了。 良辰吉日,李益从崔韦2友处借了骏马、仆役前去与小玉拜了花烛。婚后2人情深意浓。 1天,书童秋鸿报说天子幸洛阳,开场选士。主仆2人立即准备行装,李益、小玉忍悲分别,山盟海誓,双双惜别。 殿试发榜,李益高中状元,权贵卢太尉,专权当朝,欲从士子中选婿招赘。令士子们去太尉府进见。因李益不去卢府,太尉记恨,表荐李益去玉门关外随军参军,不得还朝。而李益不知,高中后便回长安与小玉相聚。 这时使臣来报,令李益即刻去边关刘节镇处任参军,李益只得与小玉在灞桥折柳盟誓而别。李益1路风尘到了玉门关外。节镇刘公济是李益朋友,知参军是李益,非常高兴。玉门关外有小河西,大河西2国,最近因受吐蕃扶制,正准备归顺吐蕃。李益下书2国,责2国归顺,否则就兴兵诛讨。 又分兵截断吐蕃西路,使得2国来降。小玉自别了李益,日思夜想。李益也日夜想念小玉,画了幅《征人闻笛望乡》画并托人带给小玉。卢太尉见李益因功受赏,又生1计,奏请皇上升李益为秘书郎,改任孟门参军,不准归长安,即去赴任。 这时卢太尉正奉命镇孟门,李到孟门后,卢又要招李为婿。李推说已有妻子而未从。卢即派人送信给小玉,说李已招赘在卢府。不久,卢与李奉命还朝,卢把李软禁在卢府。小玉接到假信,十分伤心,怨恨李益薄情,但又不十分相信。 为了寻访李益踪迹消息,家资耗尽,最后变卖了信物紫玉燕钗,恰被卢府买去。 卢太尉得知此钗乃李、霍定情物,就命堂侯官之妻扮做鲍4娘姐姐鲍3娘,向李益献钗。李益见钗大惊,鲍3娘却说小玉已另嫁他人,方变卖此钗。卢太尉趁杨要李益以此钗聘娶他女儿,李益仍婉言回绝。 侠士黄衫客听说了李益负情、小玉病重事,慷然相助,要崔、韦趁牡丹花盛开之际,假称无相禅师相请,到崇敬寺饮酒。黄衫客持李益到霍府,使之与小玉相见,监督李益的卢府士兵无可奈何。 李益、小玉相见后,始知1切都是卢太尉指使人所为。李益又给拿出玉钗,于是两人嫌疑冰释。 李益把紫玉钗给小玉戴上。黄衫客又把卢太尉专权李益和小玉受屈1事参奏主上,最后主上降旨:加封李益为集贤殿学士和鸾台侍郎,霍小玉为太原郡夫人、郑6娘为荥阳郡太夫人。 《折柳》、《阳关》两折在舞台上经常演出,是叙述李益奉旨随征,霍小玉在灞桥饯行,着重地描写了夫妻间惜别的情愫,终于在3军催迫之下,无可奈何地登上征途,各自分别。 而何颂生与伶宜的遭遇恰恰与歌剧中很相似也是1根玉簪定情,可惜只怪何颂生没有理解古方中的6根具足的意思,6根具足其意说的是眼、耳、鼻、舌、身、意,是用来比喻人的5官4肢。奈何何颂生理解错误,造了个6只脚的蜘蛛,注定施法失败,导致伶宜不生不死,实属可悲。
5、戏曲双钗故事?
双钗演尽离别苦他出生于书香世家,幼年时期,却值金人入侵,随家人4处逃难。 她自幼灵秀文静,不善言谈却解人意。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虽身处兵荒马乱之中,两个不谙世事的少年却相依相偎,度过1段无忧的美好时光。随着年龄的增长,1种别样情愫渐渐滋生于两人心中。青春年少的时光,以诗词互诉衷肠,丽影成双,双方家人亦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1对,于是,1只家传凤钗作为信物,成就了1段美好姻缘。两人谈诗论词,花前月下,琴瑟和鸣,沉浸于自己的天地之中,不知今夕是何夕。但,毕竟我们都不能独立于世界,他的母亲盼望着儿子金榜题名,光耀门楣,目前的情爱弥深让他的母亲深感不满,几次劝导无用,怒极之下,强令他道:“速修1纸休书,将她休弃,否则老身与之同尽。”此1句,如晴天霹雳,几经哀求未果,让素来孝顺的他,只能独自神伤,将她送回娘家。百善孝为先,在那个崇尚孝道的年代,母亲的话无异于圣旨,为人子者即便心如刀绞,也不得不从。很快,母亲为他迎娶了另1位温顺贤良的妻子,而她也由父兄安排另觅良人,彻底斩断了悠悠情丝,这段两情相悦却得不到长辈祝福的爱情无疾而终。即使无奈,他也只能收起满腔幽怨,重拾科举课业,埋头苦读。3年之后,踏上了科举之路,但造化弄人,终因锋芒太过而被秦桧暗中剔除,初踏仕途便遭遇风雨。回到家乡,景物依旧,人事全非,迎接他归家的,再不是他的那朵解语花。为排遣心中郁结,他只能寄情于山水,或流连于酒肆,或探幽访古。1日晌午,春花竞艳,他信步走至池台,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假山绿荫,让人不知不觉心旷神怡。园林深处,款款走来1位锦衣女子,猛1抬头,恰是7年未见的她!那1霎那,好似时间与空间都 已停滞,留在眼中的唯有彼此,目光胶着,恍惚在梦中,眼波流转,不知是哀怨、思念、还是爱怜。此时的她已嫁为人妇,丈夫怜她曾经遭遇,宠爱有加,使她受伤的心灵已渐渐平复,但在这1刻,埋藏在心底多年的旧日情丝如江水般汹涌而出。4目相对,惟有泪千行。1阵沉默之后,她终是提起沉重的脚步,留下最后1抹幽怨,转身而去。他下意识的随着她的脚步紧跟而来,却见她红袖下的玉手缓缓的递过杯杓,正与丈夫浅斟慢饮,这似曾相识的1幕,让他心碎万分,多年来的痴怨喷涌而出,感慨万千,于是提笔言志留词于粉壁。随后,奸人逝去,他复又起用,离开家乡。第2年,她怀着莫名的情愫,再次来到池台,看到了这首词,反复吟咏,想起两人吟诗作对的往日,泪流满面,不知不觉,跟在他之后和了1阙词。她是1位极重情谊的女子,与他本是亲上加亲的完美结合,但无奈却在世俗的风雨飘摇中毁去。虽然现任丈夫极尽温柔,但曾经沧海难为水,第1份感情的刻骨铭心始终停留在内心深处无法挥散,自从看到了他言志之词,就再难以抑制心中的想念,终是抑郁成疾,香消玉殒,徒留下感人肺腑之深情,令人唏嘘。而此时的他,正是春风得意之时,仕途通畅,直到7十5岁高龄,才告老还乡。他浪迹天涯数十年,总以为远离便能忘怀,但却是时间愈久愈弥香,她的影子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此番落叶归根,她早已化做1抷黄土,而自己也是迟暮之年,然而却依旧对往事眷恋不已,1次又1次徘徊在池台的幽径上,追忆着流年似水的韶华,写了1首又1首的怀念之词。事过境迁,池台景色也早已异于当时,粉壁上的诗词已然不复踪迹,经历如此沧桑岁月,却仍得以流芳,全是因为他们之间千年不老的故事,他们长久流传不衰的爱情。或者,他们从未失去过,因为,1直在心底。他,叫陆游。她,叫唐婉。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1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钗头凤唐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沈园怀旧其1: 梦断香消4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1帐然。其2: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梦游沈园其1: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其2: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沈园情诗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6、戏曲里面有个叫继宝的叫什么戏
《清风亭》 《清风亭》写薛荣妻妾不和,妾周氏生下1子,被迫抛在荒郊,被以打草鞋为生的老人张元秀夫妻拾得,取名张继保,抚育成人。13年后,张继保在清风亭被生母周氏带走。张元秀夫妻思儿成疾,每日到清风亭盼子归来。张继保得中状元,路过清风亭小憩。张老夫妻前往相认,但张继保忘恩负义,不肯相认,把老夫妻当成乞丐,只给他们2百钱。老婆婆悲愤已极,把铜钱打在他脸上,夫妻相继碰死在亭前。张继保也被暴雷殛死。此剧又名《天雷报》、《雷殛张继保》。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 8记有唐代张仁龟故事,与这部作品的内容近似。明秦鸣雷(1518~1593)作有《合钗记》传奇(已佚),1名《清风亭》,曾在弋阳腔中盛演。描写同1题材的传奇,还有鲁怀德(生平不详)《藏珠记》,明代戏曲选集《词林1枝》、《8能奏锦》、《尧天乐》中收有0折;李宗泰(字华峰,江苏长洲人,生平不详)《清风亭》,已佚。《清风亭》在群众中影响较大,有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焦循说到他幼时观看演出,农村观众"其始无不切齿,既而无不大快。铙鼓既歇,相视肃然,罔有戏色;归而称说,浃旬未已"。它揭示了封建社会阶级之间的对立,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道德观。全剧以雷殛结束,也表现了古代人民惩治恶人的强烈愿望。剧作自然、流畅,富有真情实感;《赶子》、《盼子》、《认子》等折极为动人。张老夫妻善良、纯朴而倔强的形象塑造得颇为生动,周氏、张继保的性格也都真实可信。《清风亭》在后世舞台流传很广,蒲剧、徽剧、京剧、汉剧、川剧、湘剧、晋剧、秦腔、豫剧等不少剧种均有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