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传统戏曲故事中喜剧多悲剧少?有什么看法吗?中国戏曲不仅在于“戏”的演故事,而且在于“曲”的演出,故戏曲关键在于唱戏与听戏,亦即以歌舞形式表演故事内容...
1、为什么中国传统戏曲故事中喜剧多悲剧少?有什么看法吗?
中国没有很好的悲剧传统,归根结底是由于小农经济条件下,宗亲的价值观、天人合1的和谐、主静的气质、因果报应循环的观念等等,使人们喜好和谐、大团圆的故事 这个问题比较大,等我整理下思路再来慢慢论述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悲剧的确切定义。 按照西方文学传统的观点,悲剧是指从古希腊时代发展而来的由于"好人"的"过失"而导致悲惨结局的戏剧形式,包括古希腊时代有关命运的悲剧,以及后来文艺复兴时代以莎翁为代表的性格的悲剧再到后来社会悲剧等等。悲剧以引起人们的恐惧与怜悯来达到"净化"的目的,因此其结局往往尸横遍野,通常都是表现好人身死的故事,而坏人如何作恶、坏人变成好人、好人在经历磨难后得到好的结局都不能称为悲剧。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过悲剧都是1个有争议的问题。就连《窦娥冤》那样所谓的悲剧,由于其最终还有有1个善恶到头终有报的结尾,因此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的悲剧。 那么中国何以不能出现《俄底浦斯王》那样的悲剧作品,还是和中国的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有关。 中国是典型的农业文明,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中国文化最高的追求乃是天人合1,谋求与天地的和谐。因此,中国人不喜欢极端,不稳定的东西往往充满变数,1般是被否定的。儒家讲和谐,道家讲务虚、阴柔。进而,因果循环,善恶有报等观点深入人心,体现在文学作品中,也表现为追求和谐统1,那么好人就应当有好报当然也是1大审美原则。所以不仅是中国传统戏曲,其他的文学中也差不多都是如此。好不容易出了个《红楼梦》算是比较悲剧了,结果还是有无数文人不满意那个结局,拼命要给它续1个大团圆的结局。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当然论述不是很彻底,也是迫于时间的关系,这方面的著作很多,LZ可以参考1些专门论述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文学专业的书籍,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2、中国戏曲不仅在于“戏”的演故事,而且在于“曲”的演出,故戏曲关键在于唱戏与听戏,亦即以歌舞形式表演故事内容...
D解析:第1空,根据前文可知,戏曲关键在于“曲”的演出,且强调规范音律声腔对戏曲的重要性,故横线处所填词语说明戏曲要摆脱“以文为曲”的限制,A项“局限性”、C项“传统性”、D项“依赖性”均可体现戏曲偏重文字和故事的表演,符合文意,保留。B项“可塑性”指能够根据外在环境和状态进行调整和改变,与文意无关,排除。第2空,根据“因此”可知,前后文构成因果关系,前文提及“规范音律声腔,也就规范了戏曲”,故横线所填词语应说明吴江派戏曲强调音律的做法是合理的。D项“无可非议”指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合乎情理,当选。A项“不容置喙”指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C项“不置可否”指既不说可以,也不说不可以,不表明态度,均不符合文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论临川派与吴江派戏曲之争的文艺论争意义》。
3、中国戏曲家的故事
1、我国较出名的戏曲家有“元曲4大家”(关汉卿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汤显祖、王实甫等。
2、简介 戏曲是中国1种古老的艺术,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专指中国传统戏剧。戏曲家就是指研究戏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