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都有哪些戏种?地方戏曲的地方戏生态保护
1、戏曲都有哪些戏种?
以戏曲的发源或流行省区划分: 北京市:京剧 北方昆曲 西路评剧 北京曲剧 河北省:河北梆子 评剧 丝弦 老调 哈哈腔 河北乱弹 武安平调 武安落子 西调 蔚县秧歌 隆尧秧歌 定县秧歌 4股弦 唐剧 横岐调 上4调 山西省:蒲州梆子 中路梆子 北路梆子 上党梆子 锣鼓杂戏 耍孩儿 灵邱罗罗 上党皮黄 上党落子 永济道情 洪洞道情 临县道情 晋北道情 襄武秧歌 壶关秧歌 沁源秧歌 祁太秧歌 繁峙秧歌 朔县秧歌 孝义碗碗腔 曲沃碗碗腔 弦子腔 凤台小戏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大秧歌 2人台 漫瀚剧 辽宁省:海城喇叭戏 辽南影调戏 蒙古剧 彩扮莲花落 吉林省:2人转 吉剧 新城戏 黄龙戏 黑龙江省:龙江剧 陕西省:秦腔 汉调2黄 阿宫腔 合阳跳戏 合阳线腔 眉户腔 陕西碗碗腔 陕西老腔 陕南端公戏 陕西道情 弦板腔 陕南花鼓戏 安康弦子戏 甘肃省:陇剧 高山剧 影子腔 甘南藏戏 青海省:青海藏戏 青海平弦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曲子戏 山东省:山东梆子 枣梆 莱芜梆子 东路梆子 柳子戏 吕剧 茂腔 柳腔 5音戏 柳琴戏 两夹弦 4平调 江苏省:昆曲 淮剧 扬剧 通剧 锡剧 苏剧 淮海戏 丹剧 丁丁腔 海门山歌剧 淮红剧 安徽省:黄梅戏 徽剧 青阳腔 沙河调 岳西高腔 安徽目连戏 安徽傩戏 庐剧 安徽端公戏 泗洲戏 坠子戏 含弓戏 芜湖梨簧戏 文南词 皖南花鼓戏 凤阳花鼓戏 淮北花鼓戏 推剧 嗨字戏 洪山戏 上海市:沪剧 滑稽戏 奉贤山歌剧 浙江省:越剧 婺剧 绍剧 新昌高腔 宁海平调 松阳高腔 醒感戏 温州昆曲 金华昆腔戏 黄岩乱弹 诸暨乱弹 瓯剧 和剧 杭剧 甬剧 湖剧 姚剧 睦剧 江西省:赣剧 弋阳腔 盱河戏 东河戏 宁河戏 瑞河戏 宜黄戏 南昌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 萍乡采茶戏 万载花灯戏 抚州采茶戏 吉安采茶戏 宁都采茶戏 赣东采茶戏 9江采茶戏 景德镇采茶戏 武宁采茶戏 高安采茶戏 福建省:莆仙戏 梨园戏 高甲戏 平讲戏 闽剧 庶民戏 词明戏 大腔戏 闽西汉剧 北路戏 梅林戏 右词南剑调 小腔戏 3角戏 闽西采茶戏 南词戏 闽西山歌戏 芗剧 打城戏 竹马戏 游春戏 肩膀戏 台湾省:歌仔戏 广东省:粤剧 潮剧 正字戏 白字戏 广东汉剧 西秦戏 花朝戏粤北采茶戏 乐昌花鼓戏 雷剧 粤西白戏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剧 邕剧 丝弦戏 广西师公戏 彩调 牛娘剧 桂南采茶戏 壮剧 苗戏 侗戏 海南省:琼剧 临剧 湖南省:湘剧 祁剧 常德汉剧 衡阳湘剧 巴陵戏 辰河戏 湘昆 长沙花鼓戏 岳阳花鼓戏 常德花鼓戏 湘西花灯戏 湘西阳戏 衡阳花鼓戏 邵阳花鼓戏 0陵花鼓戏 师道戏 湘西苗戏 新晃侗族傩戏 湖北省:汉剧 荆河戏 南剧 湖北越调 山2黄 湖北高腔 楚剧 东路花鼓戏 黄梅采茶戏 阳新采茶戏 远安花鼓戏 襄阳花鼓戏 荆州花鼓戏 梁山调 郧阳花鼓戏 随县花鼓戏 堂戏 文曲戏 鄂西柳子戏 河南省:豫剧 河南越调 南阳梆子 大平调 怀梆 大弦戏 罗戏 卷戏 河南曲剧 河南道情 豫南花鼓戏 乐腔 5调腔 4川省:川剧 4川灯戏 4川曲艺剧 秀山花灯戏 云南省:滇剧 云南花灯戏 昆明曲剧 关索剧 傣剧 白剧 彝剧 云南壮剧 贵州省:黔剧 贵州本地梆子 贵州花灯剧 贵州侗戏 贵州布依戏 贵州苗戏 安顺地戏 西藏自治区:藏戏 以上,罗列了273个还在流行的中国戏曲剧种,这些剧种各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各自有独特的代表剧目,各自有才华出众的表演艺术家。假如把各个剧种的艺术家、代表剧目再罗列出来,那真够您看1阵子的了。 简单地说,无论是从质量上看还是从数量上看,中国戏曲都是世界文化宝库中1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对这1点,无论是中国,还是在世界各国,人们是没有争议的。 另外,在前述的2百多个戏曲剧种中,近半个世纪以来,流布最广泛,观众群最多的有5个剧种,即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被称为“5大剧种”。
2、地方戏曲的地方戏生态保护
地方戏在当代社会面临着生存危机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总体构成中的众多局部形态,由于感受到日益强烈的文化交流障碍,从而陷入某种生存窘况和发展困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戏就是如此。尽管地方戏的创作和演出仍在进行,且不时有令人惊喜的佳作出现;但地方戏观众的流失和市场的萎缩,就总体而言却是不争的事实。这说明许多地方戏未能适应迅速变化的世界,在文化生态发生变化时缺乏自我调适的能力。 在我国长久的农耕文明和乡村社会格局中,地方戏所沉淀的其实是某1地域的整体文化精神。当我国以工业化、城镇化为标志的现代化建设大步迈进之时,这种“地域文化精神”既不易跟进又难以固守;在地域文化精神中浸泡着的地方戏,也难以迅速感应新的时代氛围,合上新的时代节拍。我们注意到,不少地方戏固化的程式难以表现新生活的内容,而其叙述的模式又难以适应新观众的审美……当电视和网络等“E时代”的主要传媒渗透既往相对闭塞的“地方”,当“地方”的居民走出“闭塞”而经受“开放”的洗礼,原本植根于民众之中的地方戏就处于民众趣味变迁和“他山”文化抢滩的双重夹击之中。如何使产生于民众之中的地方戏固守住植根其间的民众并争取更多的民众,如何使其历史文化价值通过创造性转换来延续,是我们需要从全局视野来进行战略性思考的问题。 地方戏在追求各自表演特色的同时亦形成了各自的表意局限 我国各地的地方戏,与昆曲、京剧1道统称为“中国戏曲”。其表现形态上的共同性,就是王国维先生所说的“以歌舞演故事”。戏曲艺术将其主要表现手段称为“4功”,也即“唱、念、做、打”;事实上,近世以来的戏曲,“唱、念”较之于“做、打”显得更为重要。在地方戏中,“念”是方言的音韵,“唱”是便于方言音韵表情达意的声腔体系。在许多地方戏的演出中,听不懂方言就不能感受到演剧的趣味和魅力,也难以捕捉到其声腔中包蕴的微妙情感。这就是说,地方戏在强化其表演特色之时,也相应地形成了其表意局限。相对而言,那些在较大方言区生存着的地方戏,往往也就有着较广阔的市场。问题在于,有些地方戏为强调“特色”而不惜将“方言”的取用愈分愈细:比如取苏州方言演苏剧,取无锡方言演锡剧,取上海方言演沪剧,取湖州方言演湖剧,取宁波方言演甬剧等。“方言”日趋细密,却未必意味着都有相应成体系的声腔,这便又加剧了地方戏的表意局限。其实,上述苏、锡、沪、湖、甬等剧的声腔都从“滩簧”演化而来,为何不能聚合为“滩簧剧”呢?趋近的声腔偏要在方言上疏隔,结果往往是“特色”未备而“局限”更甚。 地方戏的生存状况和发展趋向因“戏”而异 地方戏不仅因“地方”的差距而多有差别,且因历史的变迁而多有变异。我们对地方戏的生存状况和发展趋势做了1些简略的分析,发现生存状况较好的地方戏有以下几种状况:其1,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戏生存状况较好。这是因为政府对精神文明建设、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投入会更大,生活富裕起来的群众对文化娱乐的要求也会更丰富。因此东南沿海地区的地方戏生存状况较好。其2,推出有影响的剧目和演员的地方戏生存状况较好。从最近几年来看,越剧有茅威涛和她主演的《陆游与唐琬》、黄梅戏有韩再芬和她主演的《徽州女人》、川剧有沈铁梅和她主演的《金子》、梨园戏有曾静萍和她主演的《董生与李氏》……剧种由于推出有影响的剧目和演员而显得生机勃勃,这不仅体现出“1出戏”会使1个剧种焕发生机,而且体现出“1个人”能为1个剧种注入活力。其3,形式上比较灵活且内容上比较鲜活的地方戏生存状况较好。比如云南的花灯、广西的彩调、湖南的花鼓、江西的采茶等。这些地方戏大多从民间小戏发展而来,程式未稳,形式灵活,载歌载舞,有乐有趣,而且剧目大多取材于现实,贴近于乡村。其4,有众多民营戏班推波助澜的地方戏生存状况较好。河南豫剧就其地域分布而言,几乎可以说是除京剧外的最大剧种,这离不开近400个民营豫剧团体的存在。浙江越剧也是如此,在其发源地绍兴嵊州注册的民营越剧团就有300多个。其他如福建的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也都有相当数量的民营戏班活跃在民间。 把握地方戏的生存状况与发展趋向,我们还可以看到地方戏在两个不同层面上的追求,这就是“从无到有”和“从有到优”。“从无到有”是指从民间歌舞小戏或曲艺的基础上来建设地方戏,“从有到优”是指以昆曲、京剧的范型来完善地方戏。与这两个不同层面追求相对应的,是不少地方都普遍存在着的两类不同特质的地方戏:1类我们称为“草根戏”,如云南的花灯戏、湖南的花鼓戏、江西的采茶戏等;另1类我们称为“主干剧”,对应的有云南的滇剧、湖南的湘剧、江西的赣剧等。事实上,不少“主干剧”由于以昆曲或京剧为范型来完善自己,以致于被视为昆曲或京剧在地方的变体。如湘剧、滇剧、川剧等就是如此。以致于在强调特色之时,除方言、声腔之外,只能亮出某些特技(如川剧的“变脸”)。相比较而言,云南花灯戏、广西彩调戏、湖南花鼓戏、江西采茶戏等由民间歌舞或歌舞小戏发展而来的地方戏还保持着比较鲜活的特色。其不足之处主要在于贫乏的曲牌无法应对繁复的剧情,使之欲固守纯粹而手段苍白,欲丰富手段却又担心失去自我。 “生态保护”是地方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我们注意到,在有些地方生存的剧种尽管古老,但至今却仍然充满生机。比如福建泉州的梨园戏,时有新作令人欣喜;还比如早就步入“濒危”的昆曲,在江苏苏州也不乏活力。既往有1种看法,认为越是闭塞的地方越容易保存“文化传统”的纯粹性。因此任半塘先生认为,中国古代戏剧的传统在晋南和闽南得到了有效的保存。这种看法当然有1定的道理。但实际上苏州和泉州都不闭塞,前者是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后花园,后者更是历史上著名的对外开放的门户——“海上丝路”的重要港埠。 事实上,在苏州和泉州,不仅传统戏剧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土壤,其他传统文化也与之1并形成了互补共滋的文化生态。以苏州为例,群众自发的“昆山曲会”的复苏,就与传统文化生态得到保护、从而陶冶了大众对其仰慕的文化情怀有关。苏州不仅有昆曲,有评弹和古琴(虞山琴派),而且有曲径通幽的园林、呼之欲出的苏绣和随形设意的玉雕。可以设想,当步入园林的小桥流水、把玩玉雕的可心如意之时,1段词雅韵浓的昆曲怎能不脱口而出。泉州也是如此。与梨园戏共生的传统演艺在泉州还有南音和高甲戏,这些传统演艺之所以绵延不绝,我们以为与泉州悠闲而又精致的茶艺文化分不开。当你步入茶社,竹椅斜凭,1盏洞顶乌龙茗香4起,鼻嗅唇啜之际意趣微熏……此时如有1段梨园吟唱或1曲南音飘至,真正令人爽心惬意。地方戏不论其“濒危”与否,如果不关注其文化生态的保护,它们就难以长久,更遑论发展。 地方戏要学习京剧的“拿来主义” 地方戏,是相对于昆曲和京剧而言的。实际上,就其本源而言,昆曲和京剧也是“地方”的。昆曲原称“昆山腔”或简称“昆腔”,元末明初产生于江苏昆山1带,起初只是民间清曲、小唱,经魏良辅、梁辰鱼等人的革新和创造,使之自明中叶以来成为影响最大的地方戏剧种,后因各剧种竞相追随而成为“百戏之祖”。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地方戏,而其实它是在徽戏和汉调基础上,吸收昆曲、秦腔等戏的优长而逐渐完善的。至今京剧念白仍取“湖广韵”,正说明其本源上的地方属性。昆曲和京剧现不归于地方戏之属,在于其曾有和仍有的全国性影响。昆曲虽属“濒危”,至今仍有京昆(北京)、沪昆(上海)、宁昆(江苏南京)、苏昆(江苏苏州)、浙昆(浙江杭州)、湘昆(湖南郴州)之分野;京剧更是有80多个国家事业团体,遍及20多个省份,确实可作为当代中国戏曲艺术的首席。 京剧为何能成为“国剧”,或者说为何能成为当代中国戏曲的“首席”?我们以为还不仅仅在于其发轫之初的坚实基础。从京剧艺术的发展历程来看,它十分注意从地方戏中汲取养料。据不完全统计,就有据扬剧《百岁挂帅》移植改编的《杨门女将》、据淮剧《海港的早晨》移植改编的《海港》、据沪剧《芦荡火种》移植改编的《沙家浜》;京剧移植改编的同名剧目还有:豫剧《穆桂英挂帅》、川剧《柳荫记》、莆仙戏《春草闯堂》、吕剧《石龙湾》、滇剧《瘦马御史》、闽剧《贬官记》等。京剧艺术移植改编地方戏的“拿来主义”,不仅丰富了京剧形象塑造的艺术画廊,而且成为自身撑起门面的“看家戏”。京剧艺术生存与发展的这种现象说明,地方戏应当存在的理由并不只在于它所具有的艺术个性和表演特色,它还是为“国剧”提供养料的植被并且可能是未来“国剧”的萌芽。放任地方戏的水土流失也会使“国剧”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影响。在我们看来,昆曲今日的“濒危”原因颇多,但放弃对地方戏优秀剧目的移植改编可能是重要原因之1。此外,从豫剧曾具有的全国性影响来看,谁又能断言不会产生新的有全国性影响的“大剧种”呢?因此,我们认为地方戏的生态保护不仅仅是“地方”的义务,也应是国家的责任。 地方戏要强化“生产自救”的意识并实现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换 对于地方戏的生存和发展而言,“生态保护”指的是“文化生态”。这个概念远远大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所提及的“文化空间”。在我们看来,对地方戏实施文化生态保护,有两个应当强化的理念:1是打破行政区划而确立“文化区划”的理念,2是中止“地方”细化而实施“文化整合”的理念。就确立“文化区划”的理念而言,黄梅戏的文化生态保护就要考虑安徽安庆和湖北黄梅这1“文化区划”,而不是1提黄梅戏就只是安徽省。同理,越剧虽然足踏浙、沪、闽,但其文化生态保护的重点要放在包括嵊州在内的绍兴1带。就确立“文化整合”的理念而言,其实也意味着地方戏的资源整合、做大做强。1位戏曲研究家认为,提到“淮扬菜”都不分家,淮剧、扬剧难道不可以整合为“淮扬剧”吗?又如我们已经提及的“滩簧”系列,如能实现对苏、锡、沪、湖、甬等剧种的整合,怕是真要撑起华东半边天了。我们曾十分关注“天下第1团”(实则是“唯1团”)的生存状况,但其实消失最快的地方戏就是“第1团”——有时甚至来不及听到它喊“危机”就消失了。京剧起家之初,尚能整合汉、徽、昆、秦腔等剧种,今日我们为何要固守剧种壁垒,拒绝文化整合呢? 地方戏要摆脱生存窘况和发展困境,还要特别强化“生产自救”的意识并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换。我们知道,剧种的生存状况如何,是靠剧目来体现的。生产出1部有影响的好戏并藉此推出1位担大梁的“腕角”,对1个剧种的生存和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上世纪50年代,连销匿已久的昆曲都能藉“1出戏”来救活,以至于留下了“1出戏(《十5贯》)救活1个剧种”的佳话。强化“生产自救”的意识,就要从生产什么产品、如何组织生产出发来变革我们的生产关系,来解放并发展我们的艺术生产力。地方戏剧团,即便是那些有悠久历史剧种的剧团,也不可以“坐等天上掉馅饼”的态度来期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工程”保护的是剧种,是剧种仍能在今天产生影响的历史文化价值。不能实现“生产自救”的剧团,也未必能在“工程”的资助下胜任剧种的保护。还需要强调的1点是,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地方戏,是1种仍在传承、可以激活的“活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强调的“原汁原味”。生产自救的理念还包含着对传统的创造性转换,是1种发展中的生产自救。我们相信,地方戏只有追求发展才能有效生存,只有发展着的建设也才是最有效的保护。
3、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主要包括什么和各种地方戏,以什么和什么为主要表演手段。
中国的地方戏剧种有360多种,也就是说,你1天看1个戏曲剧种不休息,可以用1年的时间把中国戏曲剧种看全。 历史的前进,时代的变更,使1些戏曲剧种消弱甚至消失,也使1些剧种新生、壮大。为了让朋友们对中国戏曲剧种的现状有个大致的了解,我们以戏曲的发源或流行省区划分,对现存中国戏曲剧种做个概略的介绍。 北京市:京剧 北方昆曲 西路评剧 北京曲剧 河北省:河北梆子 评剧 丝弦 老调 哈哈腔 河北乱弹 武安平调 武安落子 西调 蔚县秧歌 隆尧秧歌 定县秧歌 4股弦 唐剧 横岐调 上4调 山西省:蒲州梆子 中路梆子 北路梆子 上党梆子 锣鼓杂戏 耍孩儿 灵邱罗罗 上党皮黄 上党落子 永济道情 洪洞道情 临县道情 晋北道情 襄武秧歌 壶关秧歌 沁源秧歌 祁太秧歌 繁峙秧歌 朔县秧歌 孝义碗碗腔 曲沃碗碗腔 弦子腔 凤台小戏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大秧歌 2人台 漫瀚剧 辽宁省:海城喇叭戏 辽南影调戏 蒙古剧 彩扮莲花落 吉林省:2人转 吉剧 新城戏 黄龙戏 黑龙江省:龙江剧 陕西省:秦腔 汉调2黄 阿宫腔 合阳跳戏 合阳线腔 眉户腔 陕西碗碗腔 陕西老腔 陕南端公戏 陕西道情 弦板腔 陕南花鼓戏 安康弦子戏 甘肃省:陇剧 高山剧 影子腔 甘南藏戏 青海省:青海藏戏 青海平弦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曲子戏 山东省:山东梆子 枣梆 莱芜梆子 东路梆子 柳子戏 吕剧 茂腔 柳腔 5音戏 柳琴戏 两夹弦 4平调 江苏省:昆曲 淮剧 扬剧 通剧 锡剧 苏剧 淮海戏 丹剧 丁丁腔 海门山歌剧 淮红剧 安徽省:黄梅戏 徽剧 青阳腔 沙河调 岳西高腔 安徽目连戏 安徽傩戏 庐剧 安徽端公戏 泗洲戏 坠子戏 含弓戏 芜湖梨簧戏 文南词 皖南花鼓戏 凤阳花鼓戏 淮北花鼓戏 推剧 嗨字戏 洪山戏 上海市:沪剧 滑稽戏 奉贤山歌剧 浙江省:越剧 婺剧 绍剧 新昌高腔 宁海平调 松阳高腔 醒感戏 温州昆曲 金华昆腔戏 黄岩乱弹 诸暨乱弹 瓯剧 和剧 杭剧 甬剧 湖剧 姚剧 睦剧 江西省:赣剧 弋阳腔 盱河戏 东河戏 宁河戏 瑞河戏 宜黄戏 南昌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 萍乡采茶戏 万载花灯戏 抚州采茶戏 吉安采茶戏 宁都采茶戏 赣东采茶戏 9江采茶戏 景德镇采茶戏 武宁采茶戏 高安采茶戏 福建省:莆仙戏 梨园戏 高甲戏 平讲戏 闽剧 庶民戏 词明戏 大腔戏 闽西汉剧 北路戏 梅林戏 右词南剑调 小腔戏 3角戏 闽西采茶戏 南词戏 闽西山歌戏 芗剧 打城戏 竹马戏 游春戏 肩膀戏 台湾省:歌仔戏 广东省:粤剧 潮剧 正字戏 白字戏 广东汉剧 西秦戏 花朝戏粤北采茶戏 乐昌花鼓戏 雷剧 粤西白戏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剧 邕剧 丝弦戏 广西师公戏 彩调 牛娘剧 桂南采茶戏 壮剧 苗戏 侗戏 海南省:琼剧 临剧 湖南省:湘剧 祁剧 常德汉剧 衡阳湘剧 巴陵戏 辰河戏 湘昆 长沙花鼓戏 岳阳花鼓戏 常德花鼓戏 湘西花灯戏 湘西阳戏 衡阳花鼓戏 邵阳花鼓戏 0陵花鼓戏 师道戏 湘西苗戏 新晃侗族傩戏 湖北省:汉剧 荆河戏 南剧 湖北越调 山2黄 湖北高腔 楚剧 东路花鼓戏 黄梅采茶戏 阳新采茶戏 远安花鼓戏 襄阳花鼓戏 荆州花鼓戏 梁山调 郧阳花鼓戏 随县花鼓戏 堂戏 文曲戏 鄂西柳子戏 河南省:豫剧 河南越调 南阳梆子 大平调 怀梆 大弦戏 罗戏 卷戏 河南曲剧 河南道情 豫南花鼓戏 乐腔 5调腔 4川省:川剧 4川灯戏 4川曲艺剧 秀山花灯戏 云南省:滇剧 云南花灯戏 昆明曲剧 关索剧 傣剧 白剧 彝剧 云南壮剧 贵州省:黔剧 贵州本地梆子 贵州花灯剧 贵州侗戏 贵州布依戏 贵州苗戏 安顺地戏 西藏自治区:藏戏 以上,罗列了273个还在流行的中国戏曲剧种,这些剧种各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各自有独特的代表剧目,各自有才华出众的表演艺术家。假如把各个剧种的艺术家、代表剧目再罗列出来,那真够您看1阵子的了。 简单地说,无论是从质量上看还是从数量上看,中国戏曲都是世界文化宝库中1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对这1点,无论是中国,还是在世界各国,人们是没有争议的。 另外,在前述的2百多个戏曲剧种中,近半个世纪以来,流布最广泛,观众群最多的有5个剧种,即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被称为“5大剧种”。
4、中国的戏曲分哪几个戏种?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3百6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粤剧、庐剧、徽剧、淮剧、沪剧、吕剧、湘剧、柳子戏、茂腔、淮海戏、锡剧、婺剧、秦腔、碗碗腔、关中道情、太谷秧歌、上党梆子、雁剧、耍孩儿、蒲剧、陇剧、汉剧、楚剧、苏剧、湖南花鼓戏、潮剧、藏戏、高甲戏、梨园戏、桂剧、彩调、傩戏、琼剧、北京曲剧、2人转、2人台、拉场戏、单出头、河北梆子、漫瀚剧、河南坠子、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梅花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西河大鼓、评弹、单弦、山东快书、山东琴书等5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艺术中国 地方戏曲具体分布: 北京市: 京剧 北昆 西路评剧 北京曲剧 河北省: 河北梆子 评剧 丝弦 老调 哈哈腔 河北乱弹 武安平调 武安落子 西调 蔚县秧歌 隆尧秧歌 定县秧歌 4股弦 唐剧 横岐调、上4调 山西省: 蒲州梆子 山西中路梆子 山西北路梆子 上党梆子 锣鼓杂戏 耍孩儿戏 灵邱罗罗 上党皮黄 上党落子 永济道情戏 洪洞道情戏 临县道情戏 晋北道情戏 襄武秧歌 壶关秧歌 沁源 秧歌 祁太秧歌 繁峙秧歌 朔县秧歌 孝义碗碗腔 曲活碗碗腔 弦子腔 凤台小戏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大秧歌 2人台 漫瀚剧 辽宁省: 海城喇叭戏 辽南影调戏 蒙古剧 彩扮莲花落 吉林省: 2人转 吉剧 新城戏 黄龙戏 黑龙江省: 龙江剧 陕西省: 秦腔 汉调2黄 阿宫腔 合阳跳戏 合阳线戏 陕西碗碗腔 陕西老腔 眉户戏 弦板腔 陕西道情戏 陕南花鼓戏 陕南端公戏 安康弦子戏 甘肃省: 陇剧 高山剧 影子腔 甘南藏戏 青海省: 青海藏戏 青海平弦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曲子戏 山东省: 山东梆子 枣梆 莱芜梆子 东路梆子 柳子戏 吕剧 茂腔 柳腔 5音戏 柳琴戏 两夹弦 4平调 江苏省: 昆曲 淮剧 扬剧 通剧 淮海戏 锡剧 苏剧 丹剧 丁丁腔 淮红剧 海门山歌剧 安徽省: 黄梅戏 徽剧 青阳腔 岳西高腔 安徽目连戏 安徽戏 庐剧 安徽端公戏 沙河调 泗洲戏 坠子戏 含弓戏 芜湖梨簧戏 文南词 皖南花鼓戏 凤阳花鼓戏 淮北花鼓戏 淮剧 嗨子戏 上海市: 沪剧 滑稽戏 奉贤山歌剧 浙江省: 越剧 婺剧 绍剧 新昌高腔 宁海平调 松阳高腔 醒感戏 温州昆曲 金华昆腔戏 黄岩乱弹 诸暨乱弹 瓯剧 和剧 杭剧 甬剧 湖剧 姚剧 睦剧 江西省: 赣剧 戈阳腔 盱河戏 东河戏 宁河戏 瑞河戏 宜黄戏 赣南采茶戏 萍乡采茶戏 万载花灯戏 抚州采茶戏 吉安采茶戏 宁都采茶戏 赣东采茶戏 9江采茶戏 景德镇采茶戏 武宁采茶戏 高安采茶戏 福建省: 莆仙戏 梨园戏 高甲戏 闽剧 平讲戏 庶民戏词明戏 大腔戏 闽西汉剧 北路戏 梅林戏 右词南剑调 小腔戏 3角戏 闽西采茶戏 南词戏 闽西山歌戏 芗剧 打城戏 竹马戏 游春戏 肩膀戏 台湾省: 歌仔戏 广东省: 粤剧 潮剧 正字戏 白字戏 广东汉剧 西秦戏 花朝戏 粤北采茶戏 东昌花鼓戏 雷剧 梅县山歌剧 粤西白戏 临剧 海南省: 琼剧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剧 邕剧 丝弦戏 广西师公戏 彩调剧 牛娘剧 桂南采茶戏 广西壮剧 广西苗戏 广西侗戏 湖南省: 湘剧 祁剧 常德汉剧 衡阳湘剧 巴陵戏 辰河戏 湘昆 长沙花鼓戏 岳阳花鼓戏 常德花鼓戏 湘西花灯戏 湘西阳戏 衡阳花鼓戏 邵阳花鼓戏 0陵花鼓戏 师道戏 湘西苗剧 新晃侗族傩戏 湖北省: 汉剧 荆河戏 南剧 湖北越调 山2黄 湖北高腔 楚剧 东路花鼓戏 黄梅采茶戏 阳新采茶戏 远安花鼓戏 襄阳花鼓戏 荆州花鼓戏 梁山调 郧阳花鼓戏 随县花鼓戏 堂戏 文曲戏 鄂西柳子戏 河南省: 豫剧 河南越调 南阳梆子 大平调 怀梆 怀调 大弦调 罗戏 卷戏 河南曲剧 河南道情 豫南花鼓戏 乐腔 5调腔 4川省: 川剧 4川灯戏 4川曲艺剧 秀山花灯戏 云南省: 滇剧 云南花灯戏 昆明曲剧 关索剧 傣剧 白剧 云南壮剧 彝剧 贵州省: 黔剧 贵州本地梆子 贵州花灯剧 贵州侗戏 贵州布依戏 贵州苗戏 安顺地戏 西藏自治区: 藏剧 碗碗腔 流行于陕西华山北麓的华县、华阴等地区,故又称“华剧”。音乐唱腔优美、柔和细腻。乐器中有1对形似碗碗儿的小铜钟,相撞为拍,故名“碗碗腔”。 关中道情 关中道情是陕西的皮影戏剧种,分东路调和西路调。前者流行于黄河两岸,后者流行于陕北及内蒙古等地。在不同地区又形成了“北方道情”“商洛道情”“安康道情”及“西凉调”等分支剧种。其唱腔特点凡至落音拖腔的地方,众人相和,以增强气氛。剧目约有2百多个,均属老艺人口传,其中若干剧目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太古秧歌 太谷秧歌流行于晋中、吕梁、太原等地区,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内容大多是反映农村劳动人民生活,基本上是1戏1调,节奏明快,易于上口,深受城乡大众喜爱。 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也叫“东路梆子”“上党宫调”。与蒲剧、晋剧和北路梆子并称为山西4大梆子,发源于明末清初的泽州1带。上党梆子音调亢活泼,有粗犷、健康的乡村特色。演出剧目5百余出。流行于山西、山东、河北等地。 雁 剧 雁剧又名北路梆子,是山西4大梆子之1,源于蒲州梆子、同州梆子,清雍正乾隆年间逐步形成独立剧种,有3百多年历史。流行于山西北中部,内蒙中西部、河北西北部及陕西北部。其唱腔音调高亢,富有塞北山野风味。 耍孩儿 耍孩儿又称“咳咳腔”,流行于山西大同、怀仁、山阴、应县1带。耍孩儿的渊源现存史料无记载,传说唐明皇有1子终日啼哭不止,下人请来1班艺人演唱小曲,太子破啼为笑,明皇大喜,赐曲名为“耍孩儿”。因耍孩儿历史久远,发声方法特殊,历来为专家学者所注目,被称为戏曲发展史上的“活化石”。 蒲 剧 蒲剧也叫“蒲州梆子”,当地人通称“乱弹戏”。流行于山西南部和陕西、甘肃、河南部分地区,有4百多年历史,是山西4大梆子中最古老的1种。晋剧(中路梆子)、上党梆子、北路梆子都由蒲剧所派生。蒲剧音调高亢激昂,音韵优美,有深远的传统。 陇 剧 陇剧是甘肃省新兴地方剧种,由流行于庆阳地区民间皮影艺术“陇东道情”发展而成。音乐属板腔与曲牌相结合的“综合体”,唱腔优美动听,高亢豪放,加之1唱众帮的“嘛簧”,风格浓郁,独具特色。陇剧的表演是在1般戏曲身段基础上,吸收皮影造型、陇东秧歌、地游子等民间舞蹈提炼加工而成。 汉 剧 汉剧是湖北省的主要剧种。因主要声腔为西皮、2黄,故流行较广,遍及河南、陕西、湖南、广东等省,旧称“楚调”或“汉调”,约有3百年的历史,早期与徽剧互为影响,逐渐派生出京剧,但汉剧至今依然保留了它的地域特色。 楚 剧 艺术中国 楚剧是湖北省的地方剧种,因流行于黄陂、孝感1带,又名“黄孝花鼓”、“西路花鼓”,约有1百年历史,于1926年改名楚剧。
5、戏曲都有哪些戏种?
以戏曲的发源或流行省区划分: 北京市:京剧 北方昆曲 西路评剧 北京曲剧 河北省:河北梆子 评剧 丝弦 老调 哈哈腔 河北乱弹 武安平调 武安落子 西调 蔚县秧歌 隆尧秧歌 定县秧歌 4股弦 唐剧 横岐调 上4调 山西省:蒲州梆子 中路梆子 北路梆子 上党梆子 锣鼓杂戏 耍孩儿 灵邱罗罗 上党皮黄 上党落子 永济道情 洪洞道情 临县道情 晋北道情 襄武秧歌 壶关秧歌 沁源秧歌 祁太秧歌 繁峙秧歌 朔县秧歌 孝义碗碗腔 曲沃碗碗腔 弦子腔 凤台小戏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大秧歌 2人台 漫瀚剧 辽宁省:海城喇叭戏 辽南影调戏 蒙古剧 彩扮莲花落 吉林省:2人转 吉剧 新城戏 黄龙戏 黑龙江省:龙江剧 陕西省:秦腔 汉调2黄 阿宫腔 合阳跳戏 合阳线腔 眉户腔 陕西碗碗腔 陕西老腔 陕南端公戏 陕西道情 弦板腔 陕南花鼓戏 安康弦子戏 甘肃省:陇剧 高山剧 影子腔 甘南藏戏 青海省:青海藏戏 青海平弦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曲子戏 山东省:山东梆子 枣梆 莱芜梆子 东路梆子 柳子戏 吕剧 茂腔 柳腔 5音戏 柳琴戏 两夹弦 4平调 江苏省:昆曲 淮剧 扬剧 通剧 锡剧 苏剧 淮海戏 丹剧 丁丁腔 海门山歌剧 淮红剧 安徽省:黄梅戏 徽剧 青阳腔 沙河调 岳西高腔 安徽目连戏 安徽傩戏 庐剧 安徽端公戏 泗洲戏 坠子戏 含弓戏 芜湖梨簧戏 文南词 皖南花鼓戏 凤阳花鼓戏 淮北花鼓戏 推剧 嗨字戏 洪山戏 上海市:沪剧 滑稽戏 奉贤山歌剧 浙江省:越剧 婺剧 绍剧 新昌高腔 宁海平调 松阳高腔 醒感戏 温州昆曲 金华昆腔戏 黄岩乱弹 诸暨乱弹 瓯剧 和剧 杭剧 甬剧 湖剧 姚剧 睦剧 江西省:赣剧 弋阳腔 盱河戏 东河戏 宁河戏 瑞河戏 宜黄戏 南昌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 萍乡采茶戏 万载花灯戏 抚州采茶戏 吉安采茶戏 宁都采茶戏 赣东采茶戏 9江采茶戏 景德镇采茶戏 武宁采茶戏 高安采茶戏 福建省:莆仙戏 梨园戏 高甲戏 平讲戏 闽剧 庶民戏 词明戏 大腔戏 闽西汉剧 北路戏 梅林戏 右词南剑调 小腔戏 3角戏 闽西采茶戏 南词戏 闽西山歌戏 芗剧 打城戏 竹马戏 游春戏 肩膀戏 台湾省:歌仔戏 广东省:粤剧 潮剧 正字戏 白字戏 广东汉剧 西秦戏 花朝戏粤北采茶戏 乐昌花鼓戏 雷剧 粤西白戏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剧 邕剧 丝弦戏 广西师公戏 彩调 牛娘剧 桂南采茶戏 壮剧 苗戏 侗戏 海南省:琼剧 临剧 湖南省:湘剧 祁剧 常德汉剧 衡阳湘剧 巴陵戏 辰河戏 湘昆 长沙花鼓戏 岳阳花鼓戏 常德花鼓戏 湘西花灯戏 湘西阳戏 衡阳花鼓戏 邵阳花鼓戏 0陵花鼓戏 师道戏 湘西苗戏 新晃侗族傩戏 湖北省:汉剧 荆河戏 南剧 湖北越调 山2黄 湖北高腔 楚剧 东路花鼓戏 黄梅采茶戏 阳新采茶戏 远安花鼓戏 襄阳花鼓戏 荆州花鼓戏 梁山调 郧阳花鼓戏 随县花鼓戏 堂戏 文曲戏 鄂西柳子戏 河南省:豫剧 河南越调 南阳梆子 大平调 怀梆 大弦戏 罗戏 卷戏 河南曲剧 河南道情 豫南花鼓戏 乐腔 5调腔 4川省:川剧 4川灯戏 4川曲艺剧 秀山花灯戏 云南省:滇剧 云南花灯戏 昆明曲剧 关索剧 傣剧 白剧 彝剧 云南壮剧 贵州省:黔剧 贵州本地梆子 贵州花灯剧 贵州侗戏 贵州布依戏 贵州苗戏 安顺地戏 西藏自治区:藏戏 以上,罗列了273个还在流行的中国戏曲剧种,这些剧种各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各自有独特的代表剧目,各自有才华出众的表演艺术家。假如把各个剧种的艺术家、代表剧目再罗列出来,那真够您看1阵子的了。 简单地说,无论是从质量上看还是从数量上看,中国戏曲都是世界文化宝库中1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对这1点,无论是中国,还是在世界各国,人们是没有争议的。 另外,在前述的2百多个戏曲剧种中,近半个世纪以来,流布最广泛,观众群最多的有5个剧种,即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被称为“5大剧种”。
6、查1查我国戏曲的有关常识,黄梅戏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明崇贞年间,黄梅知县曾维伦在《黄梅风教论》中就有“十月为乡戏”的记述。清道光9年,在别霁林的《问花水榭诗集》中,1首竹枝词的描述就更为生动:“多云山上稻荪多,太白湖中渔出波。相约今年酬社主,村村齐唱采茶歌”。[5] 黄梅戏前身即采茶调、采子、黄梅调等,后称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多云山区、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采茶调,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流播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周边的广袤区域。邢绣娘、余海先等1批先辈艺术家为黄梅戏的形成、发展和流播作出过杰出的贡献。[6] 黄梅地处长江北岸,旧时大部分地势低于江岸,有“江行屋上,民处泊中”之说,自然灾害频繁,水灾更为突出。从明洪武十年(1377年)到1938年,黄梅县发生特大自然灾害103次,其中水灾65次,平均6年1次大灾害。水灾连年不断,清乾隆、道光年间最为突出,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御批的特大水灾就有12次,《圣谕》至今仍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频繁的灾害,迫使黄梅人纷纷学唱黄梅戏,以适应灾年逃水荒、打连厢、唱道情行乞他乡求生存的需要。这就大大促进了黄梅戏由山区向江湖平原地区的发展,向鄂赣皖毗邻地区的辐射。[7] 约从清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为黄梅戏发展的早期。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8世纪后期在皖、鄂、赣3省毗邻地区形成的1种民间小戏。其中1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黄梅戏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独角戏、3小戏、3打7唱、管弦乐伴奏4个历史阶段。前3个阶段均在湖北黄梅完成,为黄梅戏大剧种的最后形成提供了充分的先决条件。从清康熙、乾隆到光绪年间,是“3打7唱”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个阶段全面实践了传统剧目、唱腔、表演艺术积累和剧种的广泛传播,期间传统剧目非常丰富,艺人能演出的本戏、小戏有200多本,俗称“大本3十
6、小曲7十2”。其中,不少是取材于黄梅的真人真事,如《告经承》《告坝费》《大辞店》《过界岭》等。 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3十6本,小戏7十2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5] 产生和流传到皖、鄂、赣3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形成结合,逐渐形成了1些小戏。进1步发展,又从1种叫“罗汉桩”的曲艺形式和青阳腔与徽调吸收了演出内容与表现形式,于是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从小戏到本戏还有1种过渡形式,老艺人称之为“串戏”。所谓“串戏”就是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关连着的1组小戏,有的以事“串”,有的则以人“串”。“串戏”的情节比小戏丰富,出场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小旦、小生的3小范围。其中1些年龄大的人物需要用正旦、老生、老丑来扮演。这就为本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民国9年(1920年)的《宿松县志》上记载有“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第1次提出“黄梅戏”这个名称。[5] 黄梅戏发源于黄梅,发展于安徽,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将黄梅传统剧目《董永卖身》改编成《天仙配》搬上银幕后,黄梅戏享誉海内外,成为全国“5大剧种之1”。1920年的安徽《宿松县志》上记载有“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中国戏曲曲艺词典》黄梅戏条目为:“黄梅戏,戏曲剧种。旧称‘黄梅调’。流行于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区,源于湖北黄梅1带的采茶歌。”1959年,由安徽省文化局编、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安徽戏曲选集》序中写道:“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县的采茶歌,清道光以后流入安庆地区。”中国戏曲史家、戏曲理论家周贻白在《中国戏曲史发展纲要》中说:“黄梅戏,源自湖北黄梅县采茶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