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的戏曲都有什么特点?中国戏曲文化网的特征是什么?

各地的戏曲都有什么特点?



1、各地的戏曲都有什么特点?

中国6大剧种 京剧 秦腔 评剧 豫剧 越剧 黄梅戏 京剧 是中国戏曲曲种之1,发源于十9世纪中期的都城北京,并于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其腔调以西皮和2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清朝乾隆5十5年(公元1790年),来自中国南方的4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第1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2黄”声腔为主的“3庆”,由于其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随后,另外3个徽班:“4喜”、“春台”和“和春”也来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昆剧逐渐衰落,昆剧演员也多转入徽班。到了清朝道光年间湖北演员进京,带来了楚调(汉调、西皮调),在京师与徽班造成了西皮与2黄合流,形成所谓的“皮黄戏”。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后来由于他们经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叫做“京戏”,也叫“京剧”。又由于京剧在京师的迅速发展,使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在全中国流行,所以也被称为“国剧”。 秦腔又称乱弹 是中国戏曲曲种之1,源于西秦腔,如今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其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得名,陕西话发音尤妙),是中国戏曲4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秦腔创造了中国戏曲音乐中板式变化的结构方法,是最早的板腔体声腔,也是梆子腔(乱弹)系统的母体。现在北方各地梆子戏虽然风格与秦腔有很大不同,但在音调和伴奏上都保持着共同的特征。 评剧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形成于唐山,故又名“唐山落子”。民国十2年(1923),创建该剧种的警世戏社在天津演出时,因其上演剧多有“惩恶扬善”、“警世化人”、“评古论今”之新意,纳名宿吕海寰建议,改称“评剧”;民国2十5年名伶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版《海棠红》,新闻界将评剧之称谓载于《大公报》,从此评剧的名字广泛传播于全国。 评剧源于冀东民间歌舞“秧歌”,秧歌是民间农历新正花会活动中的主要形式之1,由双人彩扮,对歌对舞,群体伴唱伴舞,锣鼓击节,唢呐或丝竹配乐伴秦,以歌唱民间生活故事、历史人物、4季风光为主要内容。明、清两代多有以唱秧歌为业者,所唱曲调以莲花落为主。至清末,秧歌又汲取了乐亭皮影、鼓书等,遂演变成为具有冀东地方特色的“蹦蹦戏”。 蹦蹦戏初期为两小戏(1旦1丑),有唱有白,载歌载舞;所演剧目有百种以上,有1定的故事情节和首尾贯穿的人物,以叙事体第3人称为其主要特点。音乐上也是向板腔体过渡的形态。因蹦蹦艺人所唱曲调以莲花落为主,并以竹板(节子板)击节,故有蹦蹦戏与莲花落之混称。演出形式是先以群体合唱“4喜歌”开场,再引出正戏。 道光2十年(1840)后,农民以习蹦蹦戏谋生者日益增多,涌出了大批唱蹦蹦戏的艺人。由于艺人们各自所操的乡土方言和活动地域的不同,遂形成了东、西、北3路蹦蹦戏。光绪6年至2十6年(1880-1990)间,出现了许多半职业和职业性的班社。班社中优秀的蹦蹦艺人在互相竞争中,又彼此交流,互相汲取,从而推动了蹦蹦戏不断向前发展,将对口彩唱两小戏推进到3小戏(即拆出戏)阶段。 折出戏扮演者由3人称转化为第1人称,剧本由说唱体演变为代言体,出现了分场式的小型剧目,表演上也开始有了简单的脚色行当划分,表演上除在1定程度上保持传统秧歌舞蹈动作外,在1些剧目中开始引进模拟现实生活的写实动作,同时也开始仿效大剧种的程式动作。但又不受严格的程式规范束缚,动作较为自由。念白以唐山地方语言为基础稍加韵化而成。音乐唱腔,初具板腔体样式。有了慢板、26板、小悲调、锁板等;伴秦,以板胡为主,兼用唢呐、笛子;击节乐器甩掉了竹子板,改用枣木梆子并借用河北梆子锣经,启秦时以拉板胡者跺脚为令来指挥乐队伴秦。舞台设施只置1桌2椅和"守旧",别无他物。 折出戏剧目计有百余种,大部分来源于两小戏,或影卷、梆子剧本。另1部分则是依据民间现实生活、时事传闻、古今传奇、历史小说、子弟书鼓词等编写而成。在折出戏时期,清光绪3十4年,由于光绪、慈禧的相继逝世,清政府下令百日内禁止娱乐活动,致使蹦蹦戏各班社处于瘫痪状态,多有解体。同年秋,1些艺人成立了庆春社。为防止当局禁演,遂仿照大戏模式对折出戏进行全面改造,大量汲取了梆子板式和锣鼓,使蹦蹦戏具有了大型剧种的雏型。改革后的蹦蹦戏,定名为“平腔梆子戏”。 宣统元年,唐山兴盛了永盛茶园,邀请庆春社做开业演出,深受广大工人及观众的热烈欢迎,从此庆春社在唐山站住了脚跟。为巩固蹦蹦戏在城市中的阵地,班社艺人奋力赶写赶排新戏,至民国元年,创作、改编、移植的大型剧目已达3十余部。

中国戏曲文化网的特征是什么?



2、中国戏曲文化网的特征是什么?

1个中心:戏曲中心 •2个目标: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精粹文化的平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载体 •3个服务:服务人民、服务文化、服务经济 •4个机制:政府引导、学院参与、社会评估、市场运作 •5个功能:宣传功能、教育功能、亲民功能 、商务功能、 产业功能 •6个模块:视频模块、 剧种模块、 名家模块、 论坛模块、 解说模块、 资讯 模块 •7个领先:定位领先、 理念领先、 技术领先、 内容领先、 品质领先、 品格 领先、 设计领先 •8个栏目:戏曲概说、 剧中介绍、 戏曲表演、 戏曲美术、 名家介绍、 名 剧欣赏、 戏曲影音、 梨园资讯 •9个产品:戏曲商店、戏曲经纪、剧团推广、戏曲大赛、远程培训、个人宣传、 在线戏院 、展示广告、代收戏票 •十个效益:形象效益、化人效益、育人效益、接待效益、美食效益、节庆效益、 聚人效益、聚财效益,聚心效益,传播效益。

2人台戏曲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3、2人台戏曲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陕北2人台的主要艺术特点是故事单纯、情节集中、语言丰富、幽默风趣。它是社会主义戏曲园中1枝土生土长、初吐芬芳的山丹丹花,是陕北2人台与内蒙2人台、山西2人台相互影响的结果,但又独具特色,充满着浓郁的泥土气息。早期2人台的表演形式比较单1,角色只有1丑1旦,服装也很简陋,道具只有手帕、折扇、霸王鞭。乐器伴奏只有笛子、4胡、扬琴、4块瓦(或梆子)。所唱的多是5更,4季,十2月1类的小曲,如《红云》、《十段锦》、《十对花》等。舞蹈的身段也和秧歌大同小异。多以第3人称进行演唱,情节简单,少有鲜明的人物形象。   民国以后,随着2人台的向外传播,在演出中,艺人们对2人台进行了改革和创新,特别是从民歌中汲取素材,并加以改编,如《走西口》原来是以第2人称对唱的形式演出,改编后成为以第1人称进行表演,加进了情节和人物的小戏。随着2人台演出内容的丰富,它的音乐、表演和服饰也有所创新。在音乐唱腔方面,由原来的专曲专用,1曲到底,发展为多曲联用;唱腔也出现了亮调、慢板、流水板、捏字板等简单的板式变化。在表演方面,根据剧目内容的不同,形成了载歌载舞的“火爆曲子”(又称“带鞭戏”)和重唱工、做工的“硬码戏”。2人台的舞蹈程式有“大圆场”、“大半月儿”、“套月儿”、“风旋门”、“里外罗城”、“药葫芦”、“搬门”、“天地牌子”、“大十字”、“蜂儿扑瓜”等。此外,旦角还有1种叫作“打闪”的舞蹈动作,即右脚别于左腿上,两臂画1弧形,身子稍斜下蹲。系在秧歌舞步基础上,吸收戏曲旦角“卧鱼”身段而创造,为其他剧种所罕见。

在戏曲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梆子、乱弹等民间性很强的声腔得到了广泛传播,1方面戏曲的音乐与地方的方言之腔调相表里的特征...



4、在戏曲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梆子、乱弹等民间性很强的声腔得到了广泛传播,1方面戏曲的音乐与地方的方言之腔调相表里的特征...

D解析:A项,“历史根源”,无中生有,排除;B项,逻辑错误,文段的表述为,由于表达形式不同,才出现同名异腔的情况,排除;C项,根据原文表述“这些俗文化范畴内的声腔,又不像昆曲那样有严格规范”,可知错误,排除。;D项,根据原文表述“形成了不同的表达形式和不同的风格。同样都是高腔、梆子或乱弹,相互间的差异可以很大,因而加剧了戏曲内部构成的复杂化”,可知正确,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戏曲“剧种”的名与实》。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