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乡有什么地方戏?请你介绍一下,有谁能跟我详细介绍一下高甲戏、梨园戏、歌仔戏的区
1、你的家乡有什么地方戏?请你介绍1下
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距今已有8百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梨园戏广泛流播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及港澳台地区,还有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住地。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9角戏”、“大班”、“土班”,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1个地方戏曲剧种,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1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 打城戏,流行于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方言区。它是由民间宗教仪式活动发展起来的1种宗教剧,俗称“法事戏”、“师公戏”、“和尚戏”。
2、有谁能跟我详细介绍1下高甲戏、梨园戏、歌仔戏的区
1、音乐: 1.高甲戏: 高甲戏的音乐唱腔兼用“南曲”、“傀儡调”和民间小调,以南曲为主,兼收木偶调和民间小调,并在旋律节奏上进行了必要的改革,使之适合舞台上表演各种人物性格的需要,具有浓郁的地方韵味。唱工用本嗓,唱字行腔雄浑高昂,也有清婉细腻的音韵。 2.梨园戏: 梨园戏音乐属泉腔,由南音、笼吹、十番和部分潮调等融合而成。唱词多为长短句形式,曲韵属古中州韵,用泉州话演唱。语言声调分7声,即除去声外,平、上、入3声分阴、阳。男女同腔同调,本嗓发声。 3.歌仔戏: 歌仔戏音乐分为唱腔和伴奏音乐两部分。其唱腔属曲牌联缀。
3、泉州地方戏剧 有哪些
1、梨园戏剧种 十2世纪,在东南沿海1带业已滥觞的南戏,是中国戏曲发展史的重要篇章。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南戏在其它发源地早已荡然无存,而处于东南边陲的福建泉州,南戏的流风余韵,至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蔚成文化奇观。 发祥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并流播于广大闽南语系地区的梨园戏,因保存有宋元明南戏的很多剧目、音乐及表演形态,被称为“活化石”,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1。南戏及泉州古代文化的滋养,使梨园戏具有和谐、细腻的艺术风格与对古代社会生活的丰富表现力。其剧本文学、音乐唱腔、表演科范,在中国戏曲艺术长廊中,独具1格。 梨园戏分为小梨园戏和大梨园的上路、下南3流派,各有其保留剧目“十8棚头”和专用曲牌。上路存有不少南戏脚本,多数。
4、闽南戏剧有哪些
梨园戏、歌仔戏、南管戏、打城戏、高甲戏等。
1、梨园戏 梨园戏是福建省的传统戏曲之1。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 梨园戏广泛流播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及港澳台地区,还有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住地。 梨园戏是1种古老的戏曲剧种,至今尚保留不少南戏剧目和音乐。明嘉靖4十5年(1566),已有“潮泉2部”的《荔镜记》刊本,可见当时梨园戏已经流行。 清末,高甲戏在泉州地区迅速崛起,歌仔戏也随即在漳州、厦门地区广为流传,打城戏又以。
5、福建高甲戏是什么戏种?有何特色?
是地方戏曲,主要特色在丑角.高甲戏又名“弋甲戏”、“9角戏”、“大班”、“土班”,最初是从明末清实初闽南农村流行的1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发展起来的剧种,也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1个地方戏曲剧种。它的足迹曾遍布于晋江、泉州、厦门、龙溪等闽南语系地区和台湾省,还流传到华侨居住的南洋1带。 高甲戏的演出剧目分为“大气戏”(宫廷戏和武戏)、“绣房戏”和“丑旦戏”3大类,以武戏、丑旦戏和公案戏居多,生旦戏较少。传统剧目有9百多个,大半来自京戏、木偶戏和布袋戏,小部分是吸收梨园戏的,还有1些是艺人根据历史小说和民间传说编而创作的。高甲戏的角色,原来只有生、旦、丑,后来又先后增加了净、贴、外、末和北(净)、杂2色,俗称“9角戏”。
6、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福建的戏曲种类繁多,具体有哪
闽剧 闽剧,又称福州戏,福建地方戏曲地方戏曲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1。 闽剧是现存唯1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等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它是由明末儒林戏与清初的平讲戏、江湖戏,在清末(光绪至宣统年间)融合而成的多声腔剧种,俗称“前3合响”,雅称“榕腔”或“闽腔”。 闽剧风格高雅、潇洒,道白清晰,唱腔优美,婉转流畅,演员在表演中重视运用手、眼、身、法、步的基本程式,力求展现优美的身段,通过外形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扩展资料 闽剧最早前身由福州西郊洪塘乡人曹学佺组织创办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