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老歌开始是一段戏曲~~求歌名~~,有一个戏曲,不知道名字,开头是一段啊

有1首老歌开始是1段戏曲~~求歌名~~



1、有1首老歌开始是1段戏曲~~求歌名~~

张元蒂的《爱情离我1公尺》

1、 说唱脸谱 词:阎肃 曲:孟庆云 唱:谢津 这应该是我听到的最早的带有戏曲元素的流行歌曲了,当年由谢津在春晚唱过后迅速流行起来,歌曲中京剧的唱词与戏曲结合的非常完美,不管是伴奏还是演唱,都非常完美。以后很多歌手都唱过这首歌,可再也没有谢津唱时的感觉了,可惜谢津了,英年早逝。 歌曲开头的唱词出自京剧《秦香莲》:“状纸呈了,驯马,只恐你来得去不得!”中间还有1句是京剧《玉堂春》中的《苏3起解》中的唱词“低头离了洪洞县”。 这首歌只是借用京剧的形式对京剧的发展提出了1些建议,也算是现在比较常说戏歌。

2、当爱已成往事 词曲:李宗盛 唱:张国荣 这首歌很多人也唱过,但最爱的还是张国荣的版本。作为《霸王别姬》的主题曲,词曲与电影情节丝丝入扣,百转千回,与电影1样,都让人感到1种无奈。 歌曲最开头是京剧《霸王别姬》中的1句台词:“啊呀,依孤看来,今日是你我分别之日了。”不管是戏里戏外,都逃不开1个分离。

3、Susan说 词:李焯雄 曲:陶喆 唱:陶喆 这首歌的故事直接就是取材与京剧《玉堂春》中的1折戏《苏3起解》,R&B就这样与戏曲走到了1块儿。戏是个悲剧,歌也是悲悲切切的。后面的那1段直接将戏词用rap唱出来,也是很有趣,却少了几分悲意。 中间的1段戏词是京剧《玉堂春》中的《苏3起解》中的唱词:“苏3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心惨淡,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原本的京剧用新的R&B形式唱出来后,很有意思。据说,陶喆的母亲喜欢京剧,这首歌应该也受他母亲的影响吧。

4、日出 词曲:杨嘉松 唱:田震 这首歌是田震2004年的张专辑《38.5°C》的主打歌,这张专辑整体来说感觉不如田震前面的1些歌,包括这首《日出》也不知道田震想表达什么。不过京剧戏词和歌词表达的感情应该是1致的,才能得不到施展,都很苦闷。 歌曲中的戏词出自京剧《4郎探母·坐宫》:“我好比潜水龙,困在沙滩……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尽孤单。”歌曲中的这几句是李丁唱的,有名的京剧票友,也是田震有姑父。

5、在梅边 词:阿信 王力宏 曲:王力宏 唱:王力宏 整首歌都是出自昆曲《牡丹亭》。不得不说,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让昆曲从1小部分人的爱好变成了1种时尚。不过,个人感觉,这首歌有点炫技的意思。最后1段rap,用京剧伴奏唱出来,倒也惊艳。 歌曲中的戏词全部出版昆曲《牡丹亭》:“在梅边落花似雪纷纷绵绵谁人怜,在柳边风吹悬念生生死死随人愿,千年的等待滋味酸酸楚楚两人怨,牡丹亭上我眷恋日日年年未停歇”;“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等。

6、花田错 词:陈镇川 曲:王力宏 唱:王力宏 这个和上面那首《在梅边》都是出自专辑《盖世英雄》,王力宏在这张专辑中几乎把所有的中国元素都加上去了,反而显得有些堆砌。《花田错》的故事脱胎于《水浒》原来的最初创作是在1912年,由京剧4大名旦之1的荀派代表人物荀慧生先生创作。

7、折子戏 词曲:毛慧 唱:黄阅 折子戏是当年为了纪念哥张国荣而创作的。都说当年程蝶衣走不虞姬,张国荣走不程蝶衣。这首折子戏就唱出了这样的感觉。 不过,有1点不太明白,当年在电影《霸王别姬》中,张国荣主要表演的是京剧《霸王别姬》《贵妃醉酒》以及昆曲《牡丹亭》,这首折子戏开头1句戏词:“辞别了2爹娘汴梁城奔。”却是出自京剧《秦香莲》陈士美开场第1句唱腔。

8、北京1夜 词:陈升 刘佳慧 曲:陈升 唱:陈升 刘佳慧 严格来说,这首歌中并没有京剧或其他戏曲,只是用了京剧的唱腔唱出了歌词,用来表达其要表达的感情,而且有些发音也不符合京剧的要求。不过,就流行歌曲而言,我觉得这还是算1首上乘之作,里面所表达的感情和故事也非常动人。

9、西厢 词曲唱:后弦 后弦刚开始几乎所有的歌曲都是走中国风的路线。这首《西厢》其实只是借了1个西厢记的壳,和《西厢记》本身却没有什么太大关系,而且中间还借用了黄梅戏《天仙配》中那有名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1段。 十、青衣 词:马英 曲:赵博 唱:马天宇 这又是1首借古喻今的歌曲,用的是古代的故事,表达的是现代人的感情。马天宇不管唱功如何,在这首歌中的表现还算中规中矩,MV拍得也不错。 歌曲前中后各有1段京剧,均是出自京剧《武家坡》。邻居:“你丈夫托人带来万金家书,叫你坡前接取。”王宝钏:“有劳了。”;王宝钏:“后面若是有路,你也不会回来。”;王宝钏:“如此,薛郎。随我来呀。”《武家坡》是我非常喜欢的1场戏,这首歌的意境还是差了许多。

有1个戏曲,不知道名字,开头是1段啊



2、有1个戏曲,不知道名字,开头是1段啊

张元蒂的《爱情离我1公尺》

1、 说唱脸谱 词:阎肃 曲:孟庆云 唱:谢津 这应该是我听到的最早的带有戏曲元素的流行歌曲了,当年由谢津在唱过后迅速流行起来,歌曲中京剧的唱词与戏曲结合的非常完美,不管是伴奏还是演唱,都非常完美。以后很多歌手都唱过这首歌,可再也没有谢津唱时的感觉了,可惜谢津了,英年早逝。 歌曲开头的唱词出自京剧《秦香莲》:“状纸呈了,驯马,只恐你来得去不得!”中间还有1句是京剧《玉堂春》中的《苏3起解》中的唱词“低头离了洪洞县”。 这首歌只是借用京剧的形式对京剧的发展提出了1些建议,也算是现在比较常说戏歌。

2、当爱已成往事 词曲:李宗盛 唱:张国荣 这首歌很多人也唱过,但最爱的还是张国荣的版本。作为《霸王别姬》的主题曲,词曲与电影情节丝丝入扣,百转千回,与电影1样,都让人感到1种无奈。 歌曲最开头是京剧《霸王别姬》中的1句台词:“啊呀,依孤看来,今日是你我分别之日了。”不管是戏里戏外,都逃不开1个分离。

3、Susan说 词:李焯雄 曲:陶喆 唱:陶喆 这首歌的故事直接就是取材与京剧《玉堂春》中的1折戏《苏3起解》,RB就这样与戏曲走到了1块儿。戏是个悲剧,歌也是悲悲切切的。后面的那1段直接将戏词用rap唱出来,也是很有趣,却少了几分悲意。 中间的1段戏词是京剧《玉堂春》中的《苏3起解》中的唱词:“苏3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心惨淡,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原本的京剧用新的RB形式唱出来后,很有意思。据说,陶喆的母亲喜欢京剧,这首歌应该也受他母亲的影响吧。

4、日出 词曲:杨嘉松 唱:田震 这首歌是田震2004年的张专辑《38.5°C》的主打歌,这张专辑整体来说感觉不如田震前面的1些歌,包括这首《日出》也不知道田震想表达什么。不过京剧戏词和歌词表达的感情应该是1致的,才能得不到施展,都很苦闷。 歌曲中的戏词出自京剧《4郎探母·坐宫》:“我好比潜水龙,困在沙滩……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尽孤单。”歌曲中的这几句是李丁唱的,有名的京剧票友,也是田震有姑父。

5、在梅边 词:阿信 王力宏 曲:王力宏 唱:王力宏 整首歌都是出自昆曲《牡丹亭》。不得不说,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让昆曲从1小部分人的爱好变成了1种时尚。不过,个人感觉,这首歌有点炫技的意思。最后1段rap,用京剧伴奏唱出来,倒也惊艳。 歌曲中的戏词全部出版昆曲《牡丹亭》:“在梅边落花似雪纷纷绵绵谁人怜,在柳边风吹悬念生生死死随人愿,千年的等待滋味酸酸楚楚两人怨,牡丹亭上我眷恋日日年年未停歇”;“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等。

6、花田错 词:陈镇川 曲:王力宏 唱:王力宏 这个和上面那首《在梅边》都是出自专辑《盖世英雄》,王力宏在这张专辑中几乎把所有的中国元素都加上去了,反而显得有些堆砌。《花田错》的故事脱胎于《水浒》原来的最初创作是在1912年,由京剧4大名旦之1的荀派代表人物荀慧生先生创作。

7、折子戏 词曲:毛慧 唱:黄阅 折子戏是当年为了纪念哥张国荣而创作的。都说当年程蝶衣走不虞姬,张国荣走不程蝶衣。这首折子戏就唱出了这样的感觉。 不过,有1点不太明白,当年在电影《霸王别姬》中,张国荣主要表演的是京剧《霸王别姬》《贵妃醉酒》以及昆曲《牡丹亭》,这首折子戏开头1句戏词:“辞别了2爹娘汴梁城奔。”却是出自京剧《秦香莲》陈士美开场第1句唱腔。

8、北京1夜 词:陈升 刘佳慧 曲:陈升 唱:陈升 刘佳慧 严格来说,这首歌中并没有京剧或其他戏曲,只是用了京剧的唱腔唱出了歌词,用来表达其要表达的感情,而且有些发音也不符合京剧的要求。不过,就流行歌曲而言,我觉得这还是算1首上乘之作,里面所表达的感情和故事也非常动人。

9、西厢 词曲唱:后弦 后弦刚开始几乎所有的歌曲都是走中国风的路线。这首《西厢》其实只是借了1个西厢记的壳,和《西厢记》本身却没有什么太大关系,而且中间还借用了黄梅戏《天仙配》中那有名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1段。 十、青衣 词:马英 曲:赵博 唱:马天宇 这又是1首借古喻今的歌曲,用的是古代的故事,表达的是现代人的感情。马天宇不管唱功如何,在这首歌中的表现还算中规中矩,MV拍得也不错。 歌曲前中后各有1段京剧,均是出自京剧《武家坡》。邻居:“你丈夫托人带来万金家书,叫你坡前接取。”王宝钏:“有劳了。”;王宝钏:“后面若是有路,你也不会回来。”;王宝钏:“如此,薛郎。随我来呀。”《武家坡》是我非常喜欢的1场戏,这首歌的意境还是差了许多。

古典戏曲是中国风吗?



3、古典戏曲是中国风吗?

有中国特色的,或是中国独有的都是中国风呀~ 不光是昆曲啊,水墨山水画,京剧豫剧昆曲,年画,等等很多都是中国风的啊~。

中国风歌曲属于民间戏曲吗?民间戏曲包括哪些种类?



4、中国风歌曲属于民间戏曲吗?民间戏曲包括哪些种类?

不属于。 中国戏剧有多少种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再加上审美习惯、表达方式、方言不同等许多条件,中国戏曲在全国各地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形式,这就是众多的戏曲剧种。 “5大剧种”: 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 据统计,中国现存地方戏剧种有360多种。 以戏曲的发源或流行省区划分:   序号 省份 曲目   1 北京市 京剧 北方昆曲 西路评剧 北京曲剧   2 河北省 河北梆子 评剧 丝弦 老调 哈哈腔 河北乱弹 武安平调 武安落子   西调 蔚县秧歌 隆尧秧歌 定县秧歌 4股弦 唐剧 横岐调 上4调   3 山西省 蒲州梆子 中路梆子 北路梆子 上党梆子 锣鼓杂戏 耍孩儿 灵邱罗罗 上党皮黄 上党落子 永济道情 洪洞道情 临县道情 晋北道情   襄武秧歌 壶关秧歌 沁源秧歌 祁太秧歌 繁峙秧歌 朔县秧歌   孝义碗碗腔 曲沃碗碗腔 弦子腔 凤台小戏   4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大秧歌 2人台 漫瀚剧   5 辽宁省 海城喇叭戏 辽南影调戏 蒙古剧 彩扮莲花落   6 吉林省 2人转 吉剧 新城戏 黄龙戏   7 黑龙江省 龙江剧   8 陕西省 秦腔 汉调2黄 阿宫腔 合阳跳戏 合阳线腔 眉户腔 陕西碗碗腔   陕西老腔 陕南端公戏 陕西道情 弦板腔 陕南花鼓戏 安康弦子戏   9 甘肃省 陇剧 高山剧 影子腔 甘南藏戏   10 青海省 青海藏戏 青海平弦戏   11 新疆 新疆曲子戏   12 山东省 山东梆子 枣梆 莱芜梆子 东路梆子 柳子戏 吕剧 茂腔 柳腔 5音戏 柳琴戏 两夹弦 4平调   13 江苏省 昆曲 淮剧 扬剧 通剧 锡剧 苏剧 淮海戏 丹剧 丁丁腔 海门山歌剧 淮红剧   14 安徽省 黄梅戏 徽剧 青阳腔 沙河调 岳西高腔 安徽目连戏 安徽傩戏 庐剧 安徽端公戏 泗洲戏 坠子戏 含弓戏 芜湖梨簧戏 文南词 皖南花鼓戏 凤阳花鼓戏 淮北花鼓戏 推剧 嗨字戏 洪山戏   15 上海市 沪剧 滑稽戏 奉贤山歌剧   16 浙江省 越剧 婺剧 绍剧 新昌高腔 宁海平调 松阳高腔 醒感戏 温州昆曲   金华昆腔戏 黄岩乱弹 诸暨乱弹 瓯剧 和剧 杭剧 甬剧 湖剧 姚剧   睦剧   17 江西省 赣剧 弋阳腔 盱河戏 东河戏 宁河戏 瑞河戏 宜黄戏 南昌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 萍乡采茶戏 万载花灯戏 抚州采茶戏 吉安采茶戏 宁都采茶戏 赣东采茶戏 9江采茶戏 景德镇采茶戏 武宁采茶戏 高安采茶戏   18 福建省 莆仙戏 梨园戏 高甲戏 平讲戏 闽剧 庶民戏 词明戏 大腔戏   闽西汉剧 北路戏 梅林戏 右词南剑调 小腔戏 3角戏 闽西采茶戏 南词戏 闽西山歌戏 芗剧 打城戏 竹马戏 游春戏 肩膀戏   19 台湾省 歌仔戏   20 广东省 粤剧 潮剧 正字戏 白字戏 广东汉剧 西秦戏 花朝戏粤北采茶戏 乐昌花鼓戏 雷剧 粤西白戏   21 广西 桂剧 邕剧 丝弦戏 广西师公戏 彩调 牛娘剧 桂南采茶戏 壮剧 苗戏 侗戏   22 海南省 琼剧 临剧   23 湖南省 湘剧 祁剧 常德汉剧 衡阳湘剧 巴陵戏 辰河戏 湘昆 长沙花鼓戏   岳阳花鼓戏 常德花鼓戏 湘西花灯戏 湘西阳戏 衡阳花鼓戏   邵阳花鼓戏 0陵花鼓戏 师道戏 湘西苗戏 新晃侗族傩戏   24 湖北省 汉剧 荆河戏 南剧 湖北越调 山2黄 湖北高腔 楚剧 东路花鼓戏   黄梅采茶戏 阳新采茶戏 远安花鼓戏 襄阳花鼓戏 荆州花鼓戏 梁山调 郧阳花鼓戏 随县花鼓戏 堂戏 文曲戏 鄂西柳子戏   25 河南省 豫剧 河南越调 南阳梆子 大平调 怀梆 大弦戏 罗戏 卷戏 河南曲剧 河南道情 豫南花鼓戏 乐腔 5调腔   26 4川省 川剧 4川灯戏 4川曲艺剧 秀山花灯戏   27 云南省 滇剧 云南花灯戏 昆明曲剧 关索剧 傣剧 白剧 彝剧 云南壮剧   28 贵州省 黔剧 贵州本地梆子 贵州花灯剧 贵州侗戏 贵州布依戏 贵州苗戏   安顺地戏   29 西藏自治区 藏戏。

有1首老歌开始是1段戏曲~~求歌名~~



5、有1首老歌开始是1段戏曲~~求歌名~~

张元蒂的《爱情离我1公尺》

1、 说唱脸谱 词:阎肃 曲:孟庆云 唱:谢津 这应该是我听到的最早的带有戏曲元素的流行歌曲了,当年由谢津在春晚唱过后迅速流行起来,歌曲中京剧的唱词与戏曲结合的非常完美,不管是伴奏还是演唱,都非常完美。以后很多歌手都唱过这首歌,可再也没有谢津唱时的感觉了,可惜谢津了,英年早逝。 歌曲开头的唱词出自京剧《秦香莲》:“状纸呈了,驯马,只恐你来得去不得!”中间还有1句是京剧《玉堂春》中的《苏3起解》中的唱词“低头离了洪洞县”。 这首歌只是借用京剧的形式对京剧的发展提出了1些建议,也算是现在比较常说戏歌。

2、当爱已成往事 词曲:李宗盛 唱:张国荣 这首歌很多人也唱过,但最爱的还是张国荣的版本。作为《霸王别姬》的主题曲,词曲与电影情节丝丝入扣,百转千回,与电影1样,都让人感到1种无奈。 歌曲最开头是京剧《霸王别姬》中的1句台词:“啊呀,依孤看来,今日是你我分别之日了。”不管是戏里戏外,都逃不开1个分离。

3、Susan说 词:李焯雄 曲:陶喆 唱:陶喆 这首歌的故事直接就是取材与京剧《玉堂春》中的1折戏《苏3起解》,R&B就这样与戏曲走到了1块儿。戏是个悲剧,歌也是悲悲切切的。后面的那1段直接将戏词用rap唱出来,也是很有趣,却少了几分悲意。 中间的1段戏词是京剧《玉堂春》中的《苏3起解》中的唱词:“苏3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心惨淡,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原本的京剧用新的R&B形式唱出来后,很有意思。据说,陶喆的母亲喜欢京剧,这首歌应该也受他母亲的影响吧。

4、日出 词曲:杨嘉松 唱:田震 这首歌是田震2004年的张专辑《38.5°C》的主打歌,这张专辑整体来说感觉不如田震前面的1些歌,包括这首《日出》也不知道田震想表达什么。不过京剧戏词和歌词表达的感情应该是1致的,才能得不到施展,都很苦闷。 歌曲中的戏词出自京剧《4郎探母·坐宫》:“我好比潜水龙,困在沙滩……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尽孤单。”歌曲中的这几句是李丁唱的,有名的京剧票友,也是田震有姑父。

5、在梅边 词:阿信 王力宏 曲:王力宏 唱:王力宏 整首歌都是出自昆曲《牡丹亭》。不得不说,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让昆曲从1小部分人的爱好变成了1种时尚。不过,个人感觉,这首歌有点炫技的意思。最后1段rap,用京剧伴奏唱出来,倒也惊艳。 歌曲中的戏词全部出版昆曲《牡丹亭》:“在梅边落花似雪纷纷绵绵谁人怜,在柳边风吹悬念生生死死随人愿,千年的等待滋味酸酸楚楚两人怨,牡丹亭上我眷恋日日年年未停歇”;“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等。

6、花田错 词:陈镇川 曲:王力宏 唱:王力宏 这个和上面那首《在梅边》都是出自专辑《盖世英雄》,王力宏在这张专辑中几乎把所有的中国元素都加上去了,反而显得有些堆砌。《花田错》的故事脱胎于《水浒》原来的最初创作是在1912年,由京剧4大名旦之1的荀派代表人物荀慧生先生创作。

7、折子戏 词曲:毛慧 唱:黄阅 折子戏是当年为了纪念哥张国荣而创作的。都说当年程蝶衣走不虞姬,张国荣走不程蝶衣。这首折子戏就唱出了这样的感觉。 不过,有1点不太明白,当年在电影《霸王别姬》中,张国荣主要表演的是京剧《霸王别姬》《贵妃醉酒》以及昆曲《牡丹亭》,这首折子戏开头1句戏词:“辞别了2爹娘汴梁城奔。”却是出自京剧《秦香莲》陈士美开场第1句唱腔。

8、北京1夜 词:陈升 刘佳慧 曲:陈升 唱:陈升 刘佳慧 严格来说,这首歌中并没有京剧或其他戏曲,只是用了京剧的唱腔唱出了歌词,用来表达其要表达的感情,而且有些发音也不符合京剧的要求。不过,就流行歌曲而言,我觉得这还是算1首上乘之作,里面所表达的感情和故事也非常动人。

9、西厢 词曲唱:后弦 后弦刚开始几乎所有的歌曲都是走中国风的路线。这首《西厢》其实只是借了1个西厢记的壳,和《西厢记》本身却没有什么太大关系,而且中间还借用了黄梅戏《天仙配》中那有名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1段。 十、青衣 词:马英 曲:赵博 唱:马天宇 这又是1首借古喻今的歌曲,用的是古代的故事,表达的是现代人的感情。马天宇不管唱功如何,在这首歌中的表现还算中规中矩,MV拍得也不错。 歌曲前中后各有1段京剧,均是出自京剧《武家坡》。邻居:“你丈夫托人带来万金家书,叫你坡前接取。”王宝钏:“有劳了。”;王宝钏:“后面若是有路,你也不会回来。”;王宝钏:“如此,薛郎。随我来呀。”《武家坡》是我非常喜欢的1场戏,这首歌的意境还是差了许多。

有什么好听的戏曲?我想做中国风的歌曲?那首比较好听?适合的?



6、有什么好听的戏曲?我想做中国风的歌曲?那首比较好听?适合的?

昆曲吧。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