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中国戏曲文化,传承戏曲我们可以做什么,山东临沂营南有什么非物质文化戏曲遗产?

如何评价中国戏曲文化,传承戏曲我们可以做什么



1、如何评价中国戏曲文化,传承戏曲我们可以做什么

中国戏曲有1种“奇特”的精神,它没有西方严格意义上的悲剧,但是有其自身的悲剧特色。中国戏曲对于带有悲剧性的情节内容更多是肯定而不是完全否定,这样乐天知命、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很值得推广。传承:

1、坚守文化自信是戏曲发展的重要基础。文化自信是建立在中国文化艺术审美传统精髓的坚实基础之上的,对作为最能够代表中国文化审美符号之1的戏曲艺术独特的审美韵味、表演绝技的深刻理解与精神传承,才能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2、重拾中国戏曲的信念和自信。戏曲研究者应该重拾中国戏曲的信念和自信,把中国戏曲放在东方文化中加以审视,重视对中国戏曲价值的开掘。扩展资料中国戏曲在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激发显示了持久的影响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中国戏曲艺术的思想,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在新时期将中国戏曲艺术的广泛推广,尤其是在中小学校园,让这门艺术进1步影响青少年的成长。中国戏曲已经成为人们的1种生活方式,参与了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也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艺术象征。2017年,在全国歌剧调查中,有348部歌剧在活着的状态下被传承。随着京剧、昆曲、粤剧等剧种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戏剧逐渐被世界认可和分享。参考资料来源:。

山东临沂营南有什么非物质文化戏曲遗产?



2、山东临沂营南有什么非物质文化戏曲遗产?

山东临沂营南非物质文化戏曲遗产是柳琴戏。柳琴戏发祥于临沂地区,又称“拉魂腔”,清朝乾隆年间临沂地区的艺人创造和首先使用柳月琴,将流行民间小演唱“拉魂腔”和“肘鼓子”相结合而形成,起源于临沂的兰山、郯城1带,流布于鲁、苏、豫、皖接壤地区,是山东省有较大影响的地方戏曲剧种,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临沂柳琴戏在国家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柳琴戏艺术周暨柳琴戏论坛”上1举获得13项大奖。2008年作为山东省唯1晋京参加迎奥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的戏种,在北京文化宫演出。2012年8月获得文华奖优秀剧目奖。柳琴戏,汉族戏曲剧种之1。流行民间小演唱"拉魂腔"和"肘鼓子"相结合而形成。在没有称为柳琴戏之前,又称"拉魂腔",通常称作"拉魂腔"。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它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河南4省接壤地区。柳琴戏的来源是以滕州民间小调拉魂腔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2006年5月20日,柳琴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张家界的什么戏曲是传统文化?



3、张家界的什么戏曲是传统文化?

张家界的戏曲叫阳戏,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清朝中业,已有300多年历史,属于北路阳戏。

虚实相生是由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特点所形成的也是戏曲表演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



4、虚实相生是由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特点所形成的也是戏曲表演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

虚实相生是由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特点所形成的也是戏曲表演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正确。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3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1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3百6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1种标准聚合在1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3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5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戏曲音乐是中国汉族戏曲中的音乐部分,包括声乐部分的唱腔、韵白和器乐部分的伴奏、开场及过场音乐。其中以唱腔为主,有独唱、对唱、齐唱和帮腔等演唱形式,是发展剧情、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表现手段。唱腔的伴奏、过门和行弦起托腔保调、衬托表演的作用。开场、过场和武场所用的打击乐等则是喧染气氛、调节舞台节奏与戏曲结构的重要因素。

地方戏曲中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是



5、地方戏曲中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是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先要有1个定义。像2楼的朋友将民间故事与中国传统文化等同起来,这个恕我不能苟同。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概念太大了,我想不可能用简单的1两句话就能概括的,所以我认为所有的戏曲剧种都能够从不同的层面反映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没有哪1个剧种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被誉为国粹的京剧。

中国戏曲的文化特征和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特征是什么(字数越多越好)?



6、中国戏曲的文化特征和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特征是什么(字数越多越好)?

中国戏曲文化的艺术风貌   中国戏曲独特的发展道路,造就了它独树1帜的艺术风貌。与话剧、歌剧、舞剧等西方戏剧相比,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是综合性。综合性是世界各国戏剧文化的共同特征,但中国戏曲的综合化程度最高,构成要素也最为复杂。戏曲的孕育和发展,本身就是1个诸多要素不断凝聚融会、渗透影响、创新变革的过程。中国戏曲是集文学(散白和韵文)、音乐(声乐和器乐)、美术、舞蹈、杂技于1身的综合艺术。就文学因素来说,它交汇融合了言志的诗词、叙事的史传和娱情的说唱等;就舞台表演形式来说,唱、做、念、打,变化多样、熔于1炉;就角色类型来说,生、旦、净、末、丑,分工清晰、结构完整。  2是虚拟性。在某种意义上,所有艺术都运用虚拟或者说变形的手段反映生活,只是方法和程度有所不同。中国戏曲是在物质条件低下、舞台技术落后的环境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加上中国古代着重追求神似的美学传统的影响,因此对虚拟手段的运用十分倚重,并且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戏曲的虚拟性,集中体现在选择和提炼生活原形,抓住其中最能吸引观众和引发共鸣的关键环节,通过歌唱、对白、舞蹈等形式模拟出来。此外,戏曲的虚拟性还体现在对山岳河流等地理环境、刮风下雨等自然现象以及人物动作的拟化上,正所谓“1条马鞭见骏马奔腾,1条木桨显惊涛骇浪”。借助虚拟性,戏曲把有限的舞台变成了自由、流动、富有弹性的空间,使辗转曲折的情节、异彩纷呈的场景和千姿百态的人物得以生动展现。  3是程式性。戏曲表演虽然提倡创造和创新,但不能胡编乱舞,而是具有1定的规则和格式即程式。戏曲的程式不仅包括表演手段、剧本形式,还包括角色行当、音乐唱腔、化妆服饰等各个方面。程式的普遍运用,形成了中国戏曲即反映现实又与现实保持1定距离、既取材于生活又比生活更美的美学色彩。当然,戏曲的程式也是长期发展和积累的产物,并非1成不变,而是随着舞台表演的需要和艺术创作的突破不断推陈出新,因此是规范性和灵活性的统1,被称为“有规则的自由动作”。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