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属于什么地方的哪种戏曲?《梁祝》属于什么地方的哪种戏曲?

《梁祝》属于什么地方的哪种戏曲?



1、《梁祝》属于什么地方的哪种戏曲?

《梁祝》是浙江、上海1带的越剧。《梁祝》简介:中国古代东晋时,浙江上虞祝家有1女祝英台,女扮男装到杭州游学,途中遇到会稽来的同学梁山伯,两人便相偕同行。同窗3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还是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3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红妆,欲向祝家提亲,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之后梁山伯在鄞当县令时,因过度郁闷而去世了。祝英台出嫁时,经过梁山伯的坟墓,突然狂风大起,阻碍迎亲队伍的前进,祝英台下花轿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祝英台跳入坟中,其后坟中出现1对彩蝶,双双飞去。扩展资料《梁山伯与祝英台》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民间4大爱情故事之1,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1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自东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1700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所感染。梁祝传说及爱情故事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有历史资料及文物古迹佐证。梁祝的真实性关于梁祝传说,有众多权威专家学者考证历史上确实真实存在过,而且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件,并有众多历史资料及文物古迹可供佐证。明代崇祯版《元氏县志》里明确记载“在南佐村西北隅,书院路所经由也,桥西南塔有古冢,山水涨溢,冲击略不赛移,若有阴为封护者,相传为梁山伯祝英氏之墓。”该记载无疑是元氏产生“梁祝传说”最有利的史料证明。初建于宋初的封龙书院到目前为止仍然保留着相传梁祝2人1起读书的读书洞,同时,在宋代石桥“吴桥”旁边有1处古墓,被誉为古代元氏8景之1的“吴桥古冢”,相传是梁祝2人合葬之墓。在考察了位于元氏封龙山上的封龙书院以及查看相关史料后,梁祝传说基本能够和本地名胜古迹联系在1起,有充分的史料来源和民间资料。据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记载,元曲4大家之1的白朴创作的15部元杂剧中就有1部名为《祝英台死嫁梁山伯》。白朴曾师从元好问,因著有多种杂剧而成为戏剧家。元好问长期活动在封龙山1带。白朴的这篇杂剧很可能是取材于当地传说,遗憾的是该剧本已失传。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祝》属于什么地方的哪种戏曲?



2、《梁祝》属于什么地方的哪种戏曲?

著名的是越剧,流行于浙江上海1带~。

黄梅戏是安徽省较为流行的戏曲形式。下列属于黄梅戏经典剧目的是( )。A.《小姑贤》B.《梁祝》C.《天仙配》D....



3、黄梅戏是安徽省较为流行的戏曲形式。下列属于黄梅戏经典剧目的是( )。A.《小姑贤》B.《梁祝》C.《天仙配》D....

【答案】C。

戏曲梁祝是什么剧种?



4、戏曲梁祝是什么剧种?

中国戏曲剧种有300多个,最大的京剧、豫剧、越剧并称中国戏曲3鼎甲。其中,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也是中国5大戏曲剧种。《梁祝记》又名(《梁山伯与祝英台》《柳荫记》《双蝴蝶》)此戏,京剧、豫剧、昆曲、评剧、越剧、黄梅戏、秦腔、川剧、汉剧、粤剧、湘剧、曲剧、晋剧、河北梆子等都有此剧,看你喜欢哪个剧种喽。

《梁祝》属于什么地方的哪种戏曲?



5、《梁祝》属于什么地方的哪种戏曲?

《梁祝》是浙江、上海1带的越剧。《梁祝》简介:中国古代东晋时,浙江上虞祝家有1女祝英台,女扮男装到杭州游学,途中遇到会稽来的同学梁山伯,两人便相偕同行。同窗3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还是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3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红妆,欲向祝家提亲,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之后梁山伯在鄞当县令时,因过度郁闷而去世了。祝英台出嫁时,经过梁山伯的坟墓,突然狂风大起,阻碍迎亲队伍的前进,祝英台下花轿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祝英台跳入坟中,其后坟中出现1对彩蝶,双双飞去。扩展资料《梁山伯与祝英台》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民间4大爱情故事之1,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1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自东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1700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所感染。梁祝传说及爱情故事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有历史资料及文物古迹佐证。梁祝的真实性关于梁祝传说,有众多权威专家学者考证历史上确实真实存在过,而且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件,并有众多历史资料及文物古迹可供佐证。明代崇祯版《元氏县志》里明确记载“在南佐村西北隅,书院路所经由也,桥西南塔有古冢,山水涨溢,冲击略不赛移,若有阴为封护者,相传为梁山伯祝英氏之墓。”该记载无疑是元氏产生“梁祝传说”最有利的史料证明。初建于宋初的封龙书院到目前为止仍然保留着相传梁祝2人1起读书的读书洞,同时,在宋代石桥“吴桥”旁边有1处古墓,被誉为古代元氏8景之1的“吴桥古冢”,相传是梁祝2人合葬之墓。在考察了位于元氏封龙山上的封龙书院以及查看相关史料后,梁祝传说基本能够和本地名胜古迹联系在1起,有充分的史料来源和民间资料。据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记载,元曲4大家之1的白朴创作的15部元杂剧中就有1部名为《祝英台死嫁梁山伯》。白朴曾师从元好问,因著有多种杂剧而成为戏剧家。元好问长期活动在封龙山1带。白朴的这篇杂剧很可能是取材于当地传说,遗憾的是该剧本已失传。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祝》属于什么地方的哪种戏曲?



6、《梁祝》属于什么地方的哪种戏曲?

《梁祝》是浙江、上海1带的越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汉族民间4大爱情故事之1,其他3个是《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其中,《梁祝传说》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1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自西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1千7百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所感染。《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后来被艺术家们搬到舞台上,经典剧目时越剧的《梁祝》。   越剧(汉语拼音为yuèjù,英语为Yue Opera)--中国第2大剧种,有第2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亦为中国5大戏曲剧种(依次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之1。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3大流派之多。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广大南方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