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戏曲代表剧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简介,秦腔戏曲的起源及特点?

秦腔戏曲代表剧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简介



1、秦腔戏曲代表剧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简介

秦腔是西北地区主要的地方戏曲之1,它是在陕西关中地区生长起来的。周代以来,关中地区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秦腔是我国1个古老的剧种,大约于明代在陕、甘1带的民歌基础上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昆腔、弋阳腔、青阳腔等剧种的影响。清初,得到蓬勃发展,广泛流传到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省。秦腔在发展过程中,因地域不同而演变为3路:东路秦腔,即同州梆子;西路秦腔,又称西府秦腔;中路秦腔,又称西安梆子。秦腔本来是陕西各路梆子的总称,后来习惯地指西安秦腔。它兼有各路秦腔之长处,流传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带。 秦腔创造了我国戏曲音乐中板式变化的结构方法,成为梆子腔(乱弹)系统中的代表剧种。现在北方几省的梆子戏虽然风格与秦腔很不相同,但在音调和伴奏上都保持着共同的特征。 秦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唱腔,用宽音大嗓,直起直落,给人以高亢激越,粗犷朴实之感。在曲调上有“欢音”和“苦音”之分;在板式上主要有慢板、尖板、滚板、摇板、代板等5种,唱腔音乐丰富多彩,优美动人。在表演上,朴实热烈,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很浓,并有喷火,跌扑、耍髯口等多种特技。



2、秦腔戏曲的起源及特点?

秦腔戏曲的起源及特点:起源于秦国时期的陕西,甘肃1带。其特点是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



3、5大戏曲的由来和特点是什么?

京剧:京剧是我国国剧。它的前身为徽调,通称皮簧戏,曾1度称为“平剧”,后该称京剧,有近两百年的历史。清乾隆年间徽调进入北京,吸收了昆腔、秦腔的部分剧目、音乐曲调、表演方法和1些民间曲调,演变发展而成。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也叫"采茶戏"。黄梅戏是我国戏曲的主要地方剧种。黄梅戏发源地在湖北、安徽、江西3省交界的安庆地区,戏曲语言为安庆方言。黄梅戏在其漫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了青阳腔、徽剧等和当地民歌及其他戏曲的音乐精华,逐渐形成了今天自己独特的风格。它的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评剧:形成于清末民初,约有7十年的历史。它源于冀东1带的“莲花落”,后来吸收了东北“蹦蹦”的腔调,故早年有“落子”、“蹦蹦”之称。最初为对口演唱形式,近似东北的“2人转”,后来陆续吸收了河北梆子的打击乐.滦州影戏、乐亭大鼓和京剧的唱腔及表演,形成了“唐山落子”,又变为“奉天落子”,最后成为现在的评剧。 越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形式,又称第2大剧种。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陕西、湖北等地,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据初步统计,约有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胜统计。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当为流传最广之地方剧种。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 豫剧:是河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1。主要流行于河南全省以及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区。因其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又曾名"河南梆子"、"河南高调"、"靠山吼"等,建国后才统1改为今称。



4、各地的戏曲都有什么特点?

中国6大剧种 京剧 秦腔 评剧 豫剧 越剧 黄梅戏 京剧 是中国戏曲曲种之1,发源于十9世纪中期的都城北京,并于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其腔调以西皮和2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清朝乾隆5十5年(公元1790年),来自中国南方的4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第1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2黄”声腔为主的“3庆”,由于其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随后,另外3个徽班:“4喜”、“春台”和“和春”也来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昆剧逐渐衰落,昆剧演员也多转入徽班。到了清朝道光年间湖北演员进京,带来了楚调(汉调、西皮调),在京师与徽班造成了西皮与2黄合流,形成所谓的“皮黄戏”。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后来由于他们经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叫做“京戏”,也叫“京剧”。又由于京剧在京师的迅速发展,使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在全中国流行,所以也被称为“国剧”。 秦腔又称乱弹 是中国戏曲曲种之1,源于西秦腔,如今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其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得名,陕西话发音尤妙),是中国戏曲4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秦腔创造了中国戏曲音乐中板式变化的结构方法,是最早的板腔体声腔,也是梆子腔(乱弹)系统的母体。现在北方各地梆子戏虽然风格与秦腔有很大不同,但在音调和伴奏上都保持着共同的特征。 评剧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形成于唐山,故又名“唐山落子”。民国十2年(1923),创建该剧种的警世戏社在天津演出时,因其上演剧多有“惩恶扬善”、“警世化人”、“评古论今”之新意,纳名宿吕海寰建议,改称“评剧”;民国2十5年名伶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版《海棠红》,新闻界将评剧之称谓载于《大公报》,从此评剧的名字广泛传播于全国。 评剧源于冀东民间歌舞“秧歌”,秧歌是民间农历新正花会活动中的主要形式之1,由双人彩扮,对歌对舞,群体伴唱伴舞,锣鼓击节,唢呐或丝竹配乐伴秦,以歌唱民间生活故事、历史人物、4季风光为主要内容。明、清两代多有以唱秧歌为业者,所唱曲调以莲花落为主。至清末,秧歌又汲取了乐亭皮影、鼓书等,遂演变成为具有冀东地方特色的“蹦蹦戏”。 蹦蹦戏初期为两小戏(1旦1丑),有唱有白,载歌载舞;所演剧目有百种以上,有1定的故事情节和首尾贯穿的人物,以叙事体第3人称为其主要特点。音乐上也是向板腔体过渡的形态。因蹦蹦艺人所唱曲调以莲花落为主,并以竹板(节子板)击节,故有蹦蹦戏与莲花落之混称。演出形式是先以群体合唱“4喜歌”开场,再引出正戏。 道光2十年(1840)后,农民以习蹦蹦戏谋生者日益增多,涌出了大批唱蹦蹦戏的艺人。由于艺人们各自所操的乡土方言和活动地域的不同,遂形成了东、西、北3路蹦蹦戏。光绪6年至2十6年(1880-1990)间,出现了许多半职业和职业性的班社。班社中优秀的蹦蹦艺人在互相竞争中,又彼此交流,互相汲取,从而推动了蹦蹦戏不断向前发展,将对口彩唱两小戏推进到3小戏(即拆出戏)阶段。 折出戏扮演者由3人称转化为第1人称,剧本由说唱体演变为代言体,出现了分场式的小型剧目,表演上也开始有了简单的脚色行当划分,表演上除在1定程度上保持传统秧歌舞蹈动作外,在1些剧目中开始引进模拟现实生活的写实动作,同时也开始仿效大剧种的程式动作。但又不受严格的程式规范束缚,动作较为自由。念白以唐山地方语言为基础稍加韵化而成。音乐唱腔,初具板腔体样式。有了慢板、26板、小悲调、锁板等;伴秦,以板胡为主,兼用唢呐、笛子;击节乐器甩掉了竹子板,改用枣木梆子并借用河北梆子锣经,启秦时以拉板胡者跺脚为令来指挥乐队伴秦。舞台设施只置1桌2椅和"守旧",别无他物。 折出戏剧目计有百余种,大部分来源于两小戏,或影卷、梆子剧本。另1部分则是依据民间现实生活、时事传闻、古今传奇、历史小说、子弟书鼓词等编写而成。在折出戏时期,清光绪3十4年,由于光绪、慈禧的相继逝世,清政府下令百日内禁止娱乐活动,致使蹦蹦戏各班社处于瘫痪状态,多有解体。同年秋,1些艺人成立了庆春社。为防止当局禁演,遂仿照大戏模式对折出戏进行全面改造,大量汲取了梆子板式和锣鼓,使蹦蹦戏具有了大型剧种的雏型。改革后的蹦蹦戏,定名为“平腔梆子戏”。 宣统元年,唐山兴盛了永盛茶园,邀请庆春社做开业演出,深受广大工人及观众的热烈欢迎,从此庆春社在唐山站住了脚跟。为巩固蹦蹦戏在城市中的阵地,班社艺人奋力赶写赶排新戏,至民国元年,创作、改编、移植的大型剧目已达3十余部。



5、甘肃的剧种有甚么特点

代表甘肃独特风情,成为甘肃的代表剧种——陇剧,它源于古老而独特的环县道情戏。如果说环县道情艺术是“陇上奇葩”,那末陇剧正是这朵奇葩结出的硕大果实。陇剧虽脱胎于陇东道情,但它却不能与陇东道情同等。它是1个具有整体戏曲结构和全方位艺术成份的新剧种,是中国戏曲大家族中的1位新成员。陇剧突破纸亮子、牛皮人的局限,以人表演道情,效果更佳。其代表剧目《枫洛池》的音乐,在继承道情音乐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和创新,在传统板式的基础上,新创作了1些板式,如“慢板”、“紧板”、“散板”、“26板”等;乐器以“4弦、唢呐、鱼鼓”为主,又增加了“2胡、琵琶、洋琴、笙和西洋乐器提琴、贝司”等。在“嘛簧”的利用上突破了原来两句或4句1送“簧”的格式,根据剧情和人物感情的需要,突破了无女声的格式,把“簧”用在最富有感情色采的地方,使其更具有艺术魅力。根据角色之别,感情之需,分别用“男帮男”、“女帮女”混声嘛簧等情势,丰富了“嘛簧”的魅力。在独唱、齐唱、合唱、2重唱、男女声腔音区、音域的处理及调式转换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丰富并增强了叙事、抒怀和塑造人物的音乐表现力。全剧的唱腔动听动听,婉转委宛,加上1唱众和的“嘛簧”,使浓郁的乡土气味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更加突出。总之,由道情洗心革面而成的陇剧,是戏班1朵艳丽多姿的奇葩,她开在陇原,走出神州,走向世界,势必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她将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完善,成为中华民族戏曲艺苑的耀眼明珠。



6、古时陕西、甘肃1带属于秦国,当地戏曲称之为“秦腔”,为什么又称“椰子腔”?

梆子腔最早也称秦腔,流行于山西、陕西、甘肃1带,是1种在当地民间音乐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地方戏曲。音乐风格粗犷激越。因其以枣木梆子击节而成为梆子,清代康熙年间已传入北京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演变,蔚为大观",是相当古老的剧种,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明代万历间(公元1573-1620年)《钵中莲》传奇抄本中,有1段注明用[西秦腔2犯]的唱腔演唱的唱词,且都是上下句的7言体,说明秦腔在当时或在那以前不但形成、而且已外传到其他地方了。 他对其他戏曲的发展和产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是中华文发展中的1部分.秦腔又称乱弹,是中国戏曲曲种之1,如 今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 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 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是 中国戏曲4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 的声腔体系。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1带的民间歌舞,并围绕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 心——长安逐步发展,经历代艺术家的创造 而形成。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 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衍 变,蔚为大观”。清康熙年间,陕西泾阳人张 鼎望写出《秦腔论》,此时的秦腔早已发展成 熟。到乾隆年间,魏长生进京演出秦腔,轰动 京师,对各地梆子声腔的形成更有着直接影 响。现在北方各地梆子戏虽然风格 与秦腔有很大不同,但在音调和伴奏上都保 持着共同的特征。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外地人开玩笑:“唱秦腔,1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2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3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