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地方戏曲属于北方戏曲,中国古代北方和南方的戏曲中心分别是什么

哪种地方戏曲属于北方戏曲



1、哪种地方戏曲属于北方戏曲

【北方戏曲】河南曲剧 【北方戏曲】河南越调 【北方戏曲】评剧 【北方戏曲】河北梆子 【北方戏曲】两夹弦 【北方戏曲】平调落子 【北方戏曲】4平调 【北方戏曲】太康道情 【北方戏曲】河南宛梆 【北方戏曲】河南怀梆 【北方戏曲】山东吕剧 【北方戏曲】山东梆子 【北方戏曲】秦腔 【北方戏曲】晋剧 【北方戏曲】上党梆子 【北方戏曲】眉户 【北方戏曲】昆曲 【北方戏曲】吉剧 【北方戏曲】皮影戏 【北方戏曲】丝弦 【北方戏曲】坠剧 【北方戏曲】山东柳琴戏 【北方戏曲】琴剧 【北方戏曲】山东茂腔 【北方戏曲】大平调。

中国古代北方和南方的戏曲中心分别是什么



2、中国古代北方和南方的戏曲中心分别是什么

北方戏曲中心在北京,南方戏曲中心在上海。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5大戏曲剧种 之1,腔调以西皮、2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3鼎甲“榜首”。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5十5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3庆、4喜、春台、和春, 4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1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它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

中国古代北方和南方的戏曲中心分别是什么



3、中国古代北方和南方的戏曲中心分别是什么

北方戏曲中心在北京,南方戏曲中心在上海。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5大戏曲剧种 之1,腔调以西皮、2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3鼎甲“榜首”。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5十5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3庆、4喜、春台、和春, 4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1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它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

北方戏曲和南方戏曲有什么特点?



4、北方戏曲和南方戏曲有什么特点?

北方戏曲中心在北京,南方戏曲中心在上海。

1、主体不同戏剧是以文学为主体,而戏曲却是以音乐为主体;

2、手法不同戏剧以写实手法为主,而戏曲以虚拟手法为主,化妆、装扮也是夸张的手法;

3、包括关系不同戏剧可以包括戏曲,而戏曲却不包括戏剧;

4、范围不同戏曲1般是我国的1些剧种,如京剧、越剧等,而戏剧的范围比戏曲大,还包括各种话剧、舞台剧、音乐剧,戏曲是综合性的艺术,是中国式的音乐戏剧。从戏剧的概念上来看,1切从事扮演角色,进行剧情演绎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戏剧,那么似乎戏曲也可以叫做戏剧。其实,戏曲的确属于戏剧,但是反过来说戏剧是戏曲就不太合适,因为戏剧包含了所有表演的形式,而戏曲只是其中的1种,所以,它们应该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应该对两者的关系有清晰的了解。

《梁祝》属于什么地方的哪种戏曲?



5、《梁祝》属于什么地方的哪种戏曲?

《梁祝》是浙江、上海1带的越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汉族民间4大爱情故事之1,其他3个是《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其中,《梁祝传说》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1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自西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1千7百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所感染。《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后来被艺术家们搬到舞台上,经典剧目时越剧的《梁祝》。   越剧(汉语拼音为yuèjù,英语为Yue Opera)--中国第2大剧种,有第2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亦为中国5大戏曲剧种(依次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之1。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3大流派之多。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广大南方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

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是什么



6、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是什么

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是柳腔。柳腔是山东省即墨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乾隆年间,肘鼓子传入即墨后,与当地民间小调、秧歌相互融合,形成柳腔,主要流传于即墨地区,后流行于胶东1带,并传入青岛市区。文化特征:

1、语言:柳腔运用即墨地区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胶辽官话,通俗易懂,朴素亲切,富于夸张,充满生活气息,具有浓烈的乡土风味。同时,善于运用比兴和夸张手法,增强感染力。

2、音乐:柳腔采用民乐伴奏,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由弦乐和管乐组成,弦乐主要乐器有4胡、2胡、中胡、琵琶、月琴、3弦、扬琴等;管乐有笙、唢呐、笛子等。管乐主要是用以吹奏过门、曲牌,起过度和创造气氛作用。武场的主要乐器有板鼓、大锣、小锣、吊钹、小钹、哑钹、碰钟、大小堂鼓等,用于打击伴奏。乐谱和鼓点多借用于柳子和京剧的套数。

3、曲牌:柳腔的曲牌包括演唱曲牌、弦乐伴奏曲牌和吹打乐曲牌,大部分由当地民歌、小调发展而来,也有1部分是由其他剧种移植来的。常用的曲牌有《4不象》《悲垛子》《花垛子》《句句双》《豆叶青》《朝天子》《登天梯》《愁中闷》《芙蓉花》《南锣》《大锯缸》等近50个。

相似内容
更多>